第195章 (1 / 2)

  她连一句评价都懒得说,还帮忙隐瞒。

  至于张大丰的死,她的态度同样轻描淡写,还反过来劝付出过感情的安闲看开点,为那种人不值得。

  对于隐瞒的解释,戚晚的回答是,她就是不想说,没有为什么。

  然而在她后面的话却一步步透露出她的真实想法,她是觉得他们该死,不值得讨论,也没必要为了他们的死去惊动任何人,死就死了,又怎么样呢?

  最主要的是,戚晚的冷静,不动声色,真是像极了干过多年刑侦的警察,连一个正常的局外人基本的惊讶、不安都没有。

  江进的直觉告诉他,如果戚晚不是真的无辜,就必然是张大丰与周长生的案子里牵扯最深的那个。

  作者有话说:

  下章继续黎湘线,红包继续~

  第195章

  搜索女明星

  离开警局之后, 戚晚反思了一路,后悔的情绪逐渐叠加。

  她在想,自己刚才表现得还是不够好, 不够“自然”。冷静从容不是自然反应, 在这种情况下适当的手足无措和惊讶慌乱反而是自然的。

  一个与案件无关的无辜者被传唤接受询问,对案件的内情一定会有惊讶的表现,因为正常来说没有一个普通人会相信自己和刑事案扯上关系, 在惊讶过后会急于摆脱, 甚至会紧张, 会担心影响到自己的生活。

  再说江进的那两个问题,他问她为什么不选择报警, 又问她为什么没有和最亲近的人说。

  这问题看似是在质问, 可江进这个人却总给她一种“拐弯抹角”搞犯罪心理的感觉,就像是她笔下的某些心机深沉的人物。

  她记得母亲安闲还在世时,她们母女会时不时讨论人物。既然说到人物, 就一定会提到人性。

  安闲说, 听别人的问题不要只听问题本身, 要去琢磨这个问题背后的意思, 这个人真正想问什么。有的人提问,那是一种指东打西的手段。有的人提问,是连这个提问者本身都没有意识到,其实他想问的是另外一件事。

  很显然, 江进属于前者。

  于是戚晚就按照自己的思路分析,江进问为什么不报警, 是否是在试探她对警察和犯罪的看法?毕竟案件已经进展到这步, 林新本地什么样江进是知道的, 他怎么会问出这么愚蠢的问题呢?

  而她后来的回答等于直接告诉他, 她对警察的不信任,对犯罪的轻描淡写不在乎。

  江进又问她为什么不和余钺说,其实他是想知道那藏在“我不想说”背后的真实动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