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2 / 2)

  事实上最大的难题就在这里——东西是一定要带走, 以及张大丰要如何处置?

  接下来一个小时的时间,戚晚依然在研究账本以及连她都没见过的证据,原本她是想做做样子, 好像自己也很惊讶, 直到见到这些东西。

  张大丰是很会做账, 因为有财务背景很多猫腻都是他亲力亲为, 但账本太多了即便是他也容易记混,查找起来不方便,所以在内页的右下角做了标注。

  有的老板姓氏容易重复,比如姓王、张, 他标注的字取的就是名字,这件事是戚晚之前就发现的, 刚好这些字和张大丰频繁往来的老板名字重合, 而且张大丰跟安闲面前也会提起。

  但无论戚晚之前来过多少次, 张大丰都没有将标注“靳”字的账本给她看过, 或者说是牵扯到关键利益的中心,说明张大丰还是有防备的。

  戚晚的手指滑过那个“靳”字,心里突突地跳,很快便开始翻看。

  她对细节和数字都很敏感,但这种对数字的敏感却并不是表现在数学上,其实她的数学成绩一般般,只在生活中对于一些数字记得非常清楚,加上她接触账本都是从张大丰这里得来的经验,并没有其他干扰,所以一旦看到熟悉的记录就会立刻想起其中关联。

  或者这样说,正是因为和张大丰的账本有关,她才敏感。

  一时间,戚晚也顾不得周长生是否在观察自己。

  她凭着一点侥幸心理自我安慰着,就算周长生觉得不对又能如何,她既不打算出卖大家,又没有站在张大丰一头,她只是对自己知道的内情稍作隐瞒,周长生又没有证据,怀疑又能如何?

  这世界上有太多太多案子因为“证据不足”而作罢,何况是生活中只是一面,不知另一面的事比比皆是,谁又能说得清楚全貌?

  此时戚晚所有关注点都在这本标记为“靳”的账本中。

  之前她们就讨论过,也生出过疑点,一来想不通靳寻怎么会有把柄落在张大丰手里,他们看上去就不是一个级别的,二来靳寻并非林新人,来林新只是为了谈项目,期间连美人计都没有中,还能有什么事让人抓到?

  再往前推,张大丰来林新之前是跟过靳寻的父亲做事,但已经过去数年,当时的靳寻还只是个未成年的孩子,跟张大丰所谓的把柄有关就更扯了。

  直到戚晚看到这些数字以及张大丰习惯的算法。

  是的,做账都有自己的一套习惯,或者说是套路,用惯了的东西很难轻易改变,张大丰也是一样。

  戚晚发现他有几个个人习惯,在每一个账本里都有体现,就算这时候有人给她一堆账本,让她从中选出一个张大丰做的,她都能凭着这种习惯找出来。

  关于这一点,张大丰还表示过惊奇,说自认为这些账本天衣无缝,内行人都不敢下定论,戚晚竟然如此敏锐发现内在关联。

  他还说,要不就是戚晚在这方面有天分,要不就是父女连心。

  戚晚认为两种都不是。

  她或许有天分,但绝不是在做账上,而是对“变态”的洞察。

  可能真是有些遗传在吧,她很小就发觉自己和其他同龄人不一样,似乎她的想法总是阴暗更复杂,对任何人任何事都是疑神疑鬼。<hr>

Tips: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www..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span>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复仇 余姗姗&nbsp;&nbs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