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1 / 2)

  ps:写这段的时候朋友还说,现在二极管有点多,分不清广义狭义,非黑即白,不允许多元认知,叫我一定高举大旗说“正确”的话,坚定这就是唯一的出路,没有别的路,不然会被喷。

  还有时下所谓的“成功学”教育是非常洗脑的,都知道人生的意义不在于追求成功,失败了也不意味着完蛋,但人们说话做事,用作比喻,还是不自觉地把真实的认知带出来,用“成功”、“失败”来评价一件事,一个人。

  任何一件事,一个行为,都要用这两个词做标尺,看更向谁靠拢,如果是成功,高兴了,如果是失败,沮丧了。

  情绪、心态、认知就被两个词控制了,到最后还会变成一种自问自答,我失败了,是因为我做错了吗,我错在哪里呢?

  其实真正有问题的地方是这种心理暗示,做人要拿“成绩”衡量,然而信奉“成功学”这一套的人是很难发现盲点的,更不要说挣脱了。

  关于欲望:

  看到有亲提到荣格对欲望的自白。

  其实说白了就是,你心里的欲望早就在了,只是你没看到它,或者没有看到全貌。最深沉的欲望是善于隐藏的,外界的刺激会令我们“觉醒”。

  关于三个女生:

  1、不到绝境,不会杀人。

  2、不到绝境,不会逼出真实的性格和阴影自我,现在的她们脸上的人格面具还没有完全脱落。

  最后关于人格面具,这里拿星座做比喻:

  西方人说星座,会说自己的上升星座,不说自己的出生星座(也就是太阳星座)。

  他们认为出生星座的性格,是自己看到的自己,而不是他人看到的“你”。

  而上升星座表现出来的性格才是他人看到的“你”,是戴着人格面具的你。

  大概就这些吧,红包继续么么哒~

  第57章

  三个人的绊

  再见到郗晨, 戚晚不太敢正视她的眼睛,那些被偷拍的照片还停留在脑海中,戚晚心里不是滋味儿, 有口不能言, 便只能自己消化。

  郗晨并不知道戚晚的精神世界遭到冲击,就像戚晚也不知道这几天她同样面临着类似的冲击。

  不同的是,戚晚的冲击来自双亲, 而郗晨的则来自一个陌生男人, 张大丰的座上宾, 叫靳寻——原来他不姓金。

  靳寻连着三晚都出现在夜阳天,这是前所未有的, 他过去也来过, 但不会如此密集频繁。

  张大丰不傻,当然知道靳寻不是为了他而来,于是就连续三晚叫郗晨来包厢, 就坐在靳寻旁边。

  郗晨来了什么都不必做, 不用喝酒, 不用应酬, 就只是安静地吸着二手烟。

  虽然不必搭腔,但她还有耳朵,听着这些老板们对话,吸收着自己听不懂的术语, 勉强分辨着似乎知道一点的东西,很认真, 很专注。

  与此同时, 她也没有忘记“照顾”好贵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