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你说的天下大同就是一起吃猪蹄?91(1 / 2)

在糜府的书房里,李盛和糜竺坐在一起,茶香弥漫。窗外柳树婆娑,微风拂过,宁静而舒适。

但屋内正在交谈的两人却并不如此,只见屋内的李盛轻轻叹了口气,看着手中的茶杯,开口说道。

“子仲,今天的经历让我发现自己一直都没有注意到的问题,我没有明白百姓真的需要什么。”

看见李盛苦恼的样子,糜竺有些疑惑,开口问道。

“军师,今天你私访百姓,百姓对你多有尊崇。说句大不敬之话,周公之尊,莫过于此啊。虽古贤相,何及军师。”

对于李盛的担忧,糜竺十分疑惑。今天就糜竺所看见的百姓对李盛的尊崇,就差把李盛供起来,立个生祠祭拜了。要是糜竺能有这样的待遇,他做梦都能笑醒。

听到糜竺的言语,李盛苦笑一声。

“子仲,是今天我看见那个包子店的老板,我什么都没有说,他居然就认为是我,猜测的理由还是世间没有如我一般聪慧的人,如此情况,实在过愚。”

听到李盛这一句话,糜竺愣了一下,随即就哈哈的笑了起来。

“军师,百姓爱戴你,都认可你的智谋,这难道不是什么好事么?怎么看见这件事情,反而心有焦虑了。”

“而且今天你将糖饴制备之法交给众人,百姓哪个不感恩戴德啊。说实在的,军师气魄果然大度,糖饴制备之法,放外面怕是万金难求,我听说江北陆家就掌握了这制糖之法,以此成为如今军师藏富于民,实在是利国大事。”

对于李盛将糖饴制备之法传授出去的行为,糜竺还是十分佩服的。要知道两汉向来都是盐铁官营的制度,制糖要是能大规模普及,官府定然是要横插一手的。

而现在的糖饴大都是用麦芽制备,制备方法十分复杂,只有少数世家掌握。李盛的甘蔗制糖法显然是一个十分便捷的方法,如果有一人将这方法保存起来,之后定然能借此够发家致富。

面对如此庞大的财富,李盛完全不在乎,直接将这方法传授出去,就为了让百姓更好,糜竺自认为是没有这个气魄的,这也让他对李盛的尊崇又多了一层。

糜竺话音刚落,李盛蹭的一下就站起来了,脸上露出了一丝震惊的表情。

“靠,光想着装了,忘了这糖饴制备之法这么管钱了,该死!”

不过站起来骂了一声之后,李盛看着面前一脸懵的糜竺,李盛又一下就坐了下去,尴尬的拿起桌子上的猪蹄啃了起来,装作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说道。

“子仲,我的意思是说,光有这糖饴的制备之法算什么呢?我们应该多将这些方法教授的百姓,只有他们都发达起来了,徐州才能够真正富强起来,大汉才能真正强盛起来。”

听完李盛话语,糜竺目光中的赞许之色更多了。

“军师深思熟虑,关爱百姓,实乃大汉之福啊!”

李盛点头,虽然还是有些心疼,但李盛也没有多在乎这个,又转过话头,说了回去。

“不过子仲,我的重点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之前那个包子铺的老板以及他周围的那些人,对我太过相信了。”

“百姓不能够过于盲从,人活在这世界上就必须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如果百姓个个都对当今政策没有什么想法,国家又如何革新,如何富强呢?”

李盛的这番话语,倒是把糜竺给说愣了。糜竺皱了皱眉,用疑惑的神情看着李盛,想了半天之后,方才露出了明悟的神情,继续说道。

“军师,您这是郑公注的论语的意思是吧,主公作为卢公门下郑公同门,民可则用之,不可则知之的道理我也是懂的。”

“可我朝历来以忠孝治天下,忠诚孝顺之人,可举孝廉入世,民众不得亦有学宫相助,军师如果要人人如龙,都能治经研学,那怕是难咯。”

李盛听了糜竺的话语,也是半天才反应过来,明白了糜竺的意思是论语中的名言,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没想到郑玄的论语注里面居然认为孔子是要开发民智,当真是涨了知识。

但想明白了的李盛也没有认同糜竺,反而是摇了摇头,继续说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