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1 / 2)

  先迈开一小步。

  这一道圣旨比顺治时期更委婉,也更容易让人接受。

  即便有满人对此抗议,经过佟家一事,大家也不敢乱冒出头,只能劝慰自己,缔结婚姻也是自由的,只要他们不选择汉人,万岁爷也不能强按着牛头喝水。

  还有,他们也被第二道圣旨吸引走了注意力。

  康熙下这一道圣旨,也有把这纷纷扰扰的流言彻底压下去,从而给这件事画上一个句号的意思。

  这一道是册封圣旨。

  “奉皇太后慈谕,荣妃克尽孝诚,贤良淑德、抚育诸子悉均慈爱……晋升贵妃,封号荣,以示宠褒。谕礼部,应行典礼、尔部即议以闻。[2]”

  第119章

  圣旨一出,钟粹宫上上下下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不说秋莺他们,连年迈的钟嬷嬷都在秋冬的搀扶下走了出来,她行了个礼:“恭喜荣贵妃娘娘,贺喜荣贵妃娘娘,奴才能看见荣主子有这一天,这一辈子也圆满了。”

  恭喜着恭喜着,脸上的泪水唰一下流了出来。

  马佳芸兰刚刚入手圣旨,本来还有点不真实感,一听钟嬷嬷这么说话,忙将她搀扶起来:“嬷嬷这话言重了。”

  今年是钟嬷嬷留在宫里待的后一年,开了春,她便会迁到宫外去。

  钟嬷嬷年事已高,基本上不管事,能够在宫里养老这么些年,已经是格外开恩,只是近日因年轻时过于劳累,身体不是很好,大大小小病症不断冒出来。

  马佳芸兰知道,自己无法永远留住她,最主要的是宫里规矩多又严,宫外规矩少,出去不管是请大夫,还是药膳保养,反而更适合她过余下的养老生活。

  钟嬷嬷一生无子无女,夫妇也早去世,甚至连她的哥哥也已经不在,她出宫唯一的依靠便是马佳氏。

  而安宁伯早已备好院落,准备将其当作亲人来对待。

  以上对钟嬷嬷而言,这是从她入宫开始从未想过的幸运。

  钟粹宫其他人也默默记在心中。

  这些年他们亲眼所见、亲耳所听,钟粹宫进进出出的宫人,但凡为主子尽心尽责办事,无论是太监或宫女,无论出宫或留下,他们日子都过得越来越红红火火。

  普通人一辈子不就求个平平安安到老,入了钟粹宫,他们的一生仿佛都定下了,主子的宽厚是其他宫人不可相比的。

  忠心耿耿的人越来越多,从心而忠与碍于权势地忠是完全不一样的,忠心的人在做任何事时都会从钟粹宫方向思考,也很难被其他人收买成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