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143(1 / 2)

  太子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另类解读,但凡有一点,压过其他。

  但晕乎乎的康熙也没说什么,甚至在清醒时交代了胤礽很多事情,他睡眠增多,但一直睡不好,情愿难受地醒着。

  又过一夜,转机终于来临。

  来自京城的太医也无法合计出特效药来,军医的想法差不多也是他们的想法,这时,终于有人提出西药奎宁。

  塔娜终于等到黎明前的曙光,立刻入帐,禀告康熙。

  其实这个时候也有风险,但人毕竟是感情动物,她只能尽量保证这风险不会蔓延至额娘他们身上即可。

  塔娜提出以身试险,只因她也出现疑似疟疾早期的症状。

  康熙对此更为感动,在详细问过太医,一番衡量,与塔娜同时服下奎宁。

  半日,康熙身体已没有寒颤。

  头痛好了很多,发热也有所缓解,还喝了两碗蔬菜瘦肉粥。

  这是见效了!

  众人皆喜,太医还请一道圣旨,将金鸡纳霜赐名浮屠,取自“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可是救了皇上一命的圣药,对了,还有立竿见影的荣宪公主。

  只是这喜悦很快打折。

  前线频频传来的消息都不是什么好消息,先是大阿哥冒进被虏,后又有裕亲王中噶尔丹的奸计,让其逃脱,好在大阿哥完好无缺地回来了。

  这一场亲征弄了个虎头蛇尾的结果,不算败仗,但也绝对不是胜仗,双方的兵力差那么大,还有皇帝出征。

  裕亲王福全的请罪折也一并递过来了,他把罪责全部揽到自己身上。

  的确,这场战打成这样,主将福全肯定有责任。

  但他并不是百分百责任。

  原因有许多个,将心不齐、无法统一军心、大阿哥贪功冒进、大阿哥被俘、康熙病重、错估噶尔丹的狡诈等。

  但福全也明白自己的罪无法开脱,万岁爷怕是不想让自己皇长子背负这样一个罪责,这不仅涉及皇上脸面,还会影响其他阿哥在天下在历史上的评价。

  索性干脆一点,自己担了,也是在给康熙一个台阶下。

  不过福全担责任担的痛快,但心中对于大阿哥没有一点埋怨是不可能的,此事无解,只能默默记于心中。

  当双方队伍撤退在博洛和屯汇合时,恭亲王常宁刺了大阿哥几句:“您的神勇无双如今倒是天下皆知,不对,也不是天下皆知,还有傻子抢你风头呢。”

  常宁与康熙的关系不咋的,与兄长福全却有几分亲近,与皇子相比,当然是自家兄长更亲,在场也只有他能口无遮拦这个地步,也难怪被称“桀骜不驯”。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