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1 / 2)

  曹家的确非常富裕,或许“金玉满堂”不足以形容,他家的院落不比京城差,甚至更为精致雅趣,与紫禁城又是不一样的风景。

  马佳芸兰的商铺还未入住江南,但也是听说过他们的富贵。

  而她对于他们的印象更多来源于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

  一千个人,有一千个红楼。

  马佳芸兰对于红楼印象最深的是那些惊才艳艳的姑娘们,以及她们的诗情。

  于是曾经花时间查过这一部分。

  很多人提到江南女子,都想到她们的柔情似水,乃至于带有男性视觉只看见瘦马,更不要说什么裹脚之类的旧习。

  诚然,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

  马佳芸兰一路上看见的汉女几乎都有裹脚陋习,这个来自于封建男权的束缚,不是她们的错,也不是简简单单可以改变的,只是江南女儿不止这些,也不该只有这些。

  江南不止出才子,同样也出才女。

  她记得在《历代妇女著作考》记载的诗人当中,一共有四千多位清朝女诗人,其中江南才女约占其中的百分之七十。

  清初曾有一桩风雅趣事在当地广为流传,甚至被记录入野史当中。

  杭州有一位才女顾若璞,她为了让教导自己儿子领悟意境,仿照明朝国子监祭酒官员冯梦祯,在西湖上建造过一条小小的画舫,常常游于断桥至孤山水路之间。

  此舫无关风月,被人们叫“读书船”。

  “六奇枉说汉谋臣,后此和戎是妇人。能使边庭无牧马,娥眉也合画麒麟。”——此诗出自清江南女诗人徐德的《出塞》。

  徐德与诗人顾若璞处于不同时期,又有不一样的文风。

  江南才女们不止可以小调愁怨,也能够边疆大义;她们的心中不止有情,还有家与国,她们也有人曾尝试过打破封建男权的束缚思想,不局限于宅院间。

  她们身上让人也看见四个字——“学能明智。”

  说贪心也罢,道圆梦也好,或者还有些天真,马佳芸兰更想了解这些,假如能够有幸见一见江南才华横溢的姑娘们,此次南巡便不算白来。

  第74章

  因康熙对曹家以及曹老太太的特殊对待,马佳芸兰在和曹家女眷们开聊不久,便发现她们不像先前遇见的女眷那么拘谨小心。

  她们不知不觉中聊起了江南诗社。

  也是恰巧曹家的一位三夫人与她名下两位待字闺中的姑娘,都与诗社有关,而且还是所有女子诗社当中最出名的一个。

  听到荣妃提到了她们所在的蕉园诗社,曹三夫人她们一开始是怕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