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利国利民的好事45(2 / 2)

孙雨恍然大悟。

原来是怕杨家对她不利,特意说给杨二听的,意思是有人在外面等着,让杨家不敢为所欲为。

忍不住笑起来,说道:“这里冷,去学舍里面等,完事后我去找你。”

贾宪点点头,又嘱咐孙雨将斗篷披好。

杨二本来以为请客的差事完不成了,现在峰回路转,顿时大喜。

两人说说笑笑,到了杨家。

远远的见杨家门首处一个小厮正探头探脑,看见杨二陪着客人到来,一溜烟的跑了。

及至门首,二门处涌出几个人来,为首的是一个中年男子。

他头扎方巾,穿件墨绿色厚袍,玄色腰带,疾步从院中出来,身未至而笑声先传来:“贵客下临,理当远迎,奈何身体抱恙,又有琐事羁縻,望乞孙郎君宽恕。”

孙雨估摸着这就是杨大郎了,见他神色欢喜,面带笑容。连忙举手欠身:“不敢当,上次来时听闻郎君生病了,现在可好些了吗?”

心里愈加奇怪,这么大阵仗迎接,还称呼自己为贵客,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孙雨虽然猜测过与杨大郎见面谈话的情景,却实在没有想到对方竟会这么热情。

就算是想打听孙家采山金的事情,也不至于如此。

要知道自己年纪还小,按世人的习惯,家中的生意应该是插不上手的,顶多能引荐一下。何况孙家采山金只是自己编出来的。

难道杨大郎对听说的事情也这么上心的吗?

那人热情回应,果然就是杨大郎。和孙雨叙礼交拜,请入中堂,分宾主而坐。

一个女使持托上前,将茶盏献上。

孙雨见那盏面有沫饽,中间泛起一枝花朵来,忍不住细看。心想:好漂亮的茶花,以前在茶铺子里也喝过茶,却没有这么讲究。

杨大郎殷勤劝喝茶,“此乃北苑团茶,孙郎君请尝用。”

又亲热的说道:“只恨我昔日病重昏沉,不曾招待孙郎君。今日能够一尽心意,弥补往日之遗憾,幸甚,幸甚!”

孙雨尝了口茶,只觉得口感绵密,满嘴茶香,赞叹道:“好香的茶,好喝。”

杨大郎呵呵笑起来,叫人撤掉屏风,吩咐那个女使表演点茶:“既然喜欢,请多饮一杯。”

孙雨不知道他葫芦里卖什么药,实在忍不住,问道:“多谢杨君款待,不过喝茶要品,一盏也就够了,不必再点……不知请我过来,可有什么事情么?”

杨大郎失笑,见她性子急,并不是讲究文人派头,也就打开天窗说亮话:“实不相瞒,孙郎君,我听说绫锦院使要改进织机,所需银钱数额很大,需要锦工借贷,可有此事?”

孙雨愕然。

本来以为是为了采山金,原来人家是要搞借贷生意。

点点头,“这事情还没有传出来,不过锦工都是苦哈哈,若是借贷的利息太高,可不是要逼的他们走投无路吗?”

杨大郎微笑叹道:“确实如此。工匠们的日子艰难,能帮还是要帮一把,也免得逼迫过甚,闹出什么事情来。不过上头要改进织机,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我等正该勉力支持才对。”

孙雨心中一动。

这人什么意思?要帮工匠,又要帮上头,难道他想参与这个事情?是了,他就是做金银生意的,或许也做放贷生意?这个人愿意做好事,不赚钱搞点慈善?

猜疑不定,面上带出些狐疑来,问道:“杨大爷,你愿意给工匠低息贷款吗?那你可真是做好事了。我回去叫我姨爹和你详细谈。我姨爹是绫锦院织锦的户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