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织机改进能不花钱?(1 / 2)

深秋十月,天高云淡。

虽然早上起来时地面已经结霜,可当红日升起,霜露蒸发,阳光照在身上,暖融融的,正是所谓“小阳春”天气。

高姨妈命孙雨去给“好朋友”送卖锦之银。

她直接雇了一架独厢平头牛车,交代清楚地址,奔“十三间楼”而去。

自从回到绫锦院,孙雨就开始计划今后的发财步骤。

古代经商环境和现代截然不同,自己贸然经营,恐怕会被人盯上,惹出事来,不如隐藏幕后,借助空间谋取利益。

再说自己一个少女,要没要个明面上的代言人,实在不好抛头露面。

宋代女子虽然可以出门办事,但自己一看就是个未成年,再有能耐,签订合约之类就没有法律效用。

看来还得看空间。

空间的价值可是无法估量的,会给她今后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现在孙雨就要利用空间,获取“第一桶金”。

而为了不引人疑窦,首先需要租一间库房来放置空间内的货物。

不然自己凭空变出一堆纺织品,人们还不把她看成妖怪?

到时自己一个无权无势的女子,能有什么办法保全自身?

孙雨这两天有了卖锦之钱,一下子手头宽裕。

不但把床,被褥等睡觉用具都置办了一套,安置在空间里面,还购置了好几套男装男靴,准备换着穿用。

这次出来,是打听了京城租赁房屋以及仓库的行情,准备租一间仓库放置绸缎。

宋代京城各厢都设有官办宅店务,管理本厢内官办邸店或者堆垛场。

另外有私家的塌房,可以兼顾旅店、货栈和交易,如果交易成功,也提供保人、交商税等服务。

商户若租用塌房,既便利,也防火防盗。

孙雨这次就计划去一家十分有名的私家塌房,旧宋门附近的“十三间楼”去看看。

路上,孙雨歪靠厢壁,脑海中思潮起伏。回忆在高姨妈家遇到的让她觉得匪夷所思的事情。

从陈家学舍回去的第二天早上,孙雨等来高姨妈,连招呼也没打,就迫不及待的说了在苗院使家听来的好消息。

最后还特意感叹:那苗院使官气太大了些,脾气急躁,随意就动手打人,不过总算是能大家谋福利待遇。等织机改进之后,锦匹产量提高,大家也能轻松点过日子。

高姨妈坐在机房角落处的一条牛头椅上。

这角落是专门用来处理各种物料账目的办公处。

安置了八仙桌,博古架等,用一架屏风与织机处分开。

这会儿高姨妈刚刚坐下,很爱惜的拿起搁在八仙桌上面的砂瓶,正准备煎些豆蔻熟水来喝。

听到孙雨一口气说出来的消息,愣在椅子上动弹不得。

孙雨发表了自己的见解,看高姨妈直着眼珠子动也不动,有些困惑。

“姨妈,织机改革,不知什么时候轮到咱家,是不是得让姨爹找找人疏通一下?”

高姨妈转过脸,“雨儿,不对劲啊。好事儿能轮到咱们锦工?织机改进能不花钱?那苗院使能这么好心?这,这不合情理,要是马大头还在,那还有些可能。现在?绝对不对劲。不行,我得赶快回家找你姨爹商量一下。”

说完匆匆走了。

孙雨的见解被否定了,有点傻眼。

呆了一会,急忙出去追上姨妈。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