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结局87(1 / 2)

若干年后,孙雨在杨家的辅助下建立了自己的商业队伍。

远至意大利、罗马,近到各大港口城市,都有着孙雨的船队和金融期货机构。

北方的女真、高丽、倭岛、辽国、蒙古、回鹘、西夏等皆有分号。南方的钱庄业务深入到三佛齐、真腊、大理、大食等地。

孙家沿海走商船赚取巨额利润,每年都会按照风向,秋冬向南,春夏往北。另有远航鱼鳞宝船,能够载千人以上,在阿姆斯特丹港口甚至更远处交易货物。

四月晚春时节,海港处弥漫着雾气,码头上的工人忙忙碌碌的卸货,偶尔有衣着光鲜的商户脸带笑容匆匆行走。

若是见了熟人,都是热情洋溢打个招呼,再打探下最近又有了什么新的商机。

自从孙家商号在此处设立商品交易所,这里就形成了一个大宗货物的期货市场,由孙家商号作为中人,为买卖双方做个见证,更以孙家钱庄为基,吸纳百姓手中浮财,组成了证券交易的雏形。

按照以往,这该是官府管辖,然而自从孙雨使蛮力令黄河改道后,朝廷对于她的相关事宜皆宽容为主,主打一个以和为贵。

何况孙雨经商,盘活多地经济,又有压制西夏的功劳在,于是官府对孙家商号各种出格经营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贾宪对商业经营并不太感兴趣,只是对于商号的账本很感兴趣:“这种记账方法倒是新鲜!借贷明细历历在目,不容易造假。”

孙雨得意洋洋:“记账还在其次,主要用了算盘。海上贸易,运算的都是大宗商货,数位又多又大,哪来那么大的地方摆算筹呢?因此我叫了几位老练的账房制作了算盘运算,果然既方便又好用。”

杨大郎也对算盘评价很高,甚至要求各位账房都开展老带新业务。

新人学习算盘的兴趣很高,也是因为商号铺的大了。算筹位数越来越多,算术问题越来越难,需要摆的面积越大,用起来实在不大方便。

到如今连官府也尝到了算盘的便捷,在整个沿海衙门都推广使用了。

贾宪对此忧心忡忡。

北宋以前的各种算术资料都是以算筹为底,这一改变算盘,那些算筹演化出的文化瑰宝只怕要没落甚至失传了。

因此他这阵子除了忙着研究“增乘开方法”,还收集了很多古本,希望能把以算筹为基础的古算术建立为一套完整理论,以供后人参考借鉴。

孙雨对他的研究十分支持,这些珍贵的文明应该想办法传承下去。

当然幸福之中也夹杂着些许烦恼,那就是商号越办越大,有很多人眼红,但都慑于孙雨“天塌地陷”事件的威力不敢下手,何况官府一直为孙雨保驾护航。

商人们没办法,只好希望跟着商号喝点汤。好在孙雨不是黑心资本家,行事反而总带着些人民主义。愿意让出利益,大家发财。

这样一来,家中每日宾客盈门,夫妻两人烦不胜烦。

比如这天就收到一位特殊客人的拜帖。是两人的老友,周嘉升官上任,路过此地。

收到拜帖后,贾宪的眉头就没有松开过,甚至还建议孙雨去庄子上散几天心。

“我接待他足够了,若是商业的事,这不还有杨大郎么。”

这是赤裸裸的借口,所以客座上的杨大郎露出一个了然的神情,端起茶盏慢慢品。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