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回 【拜祭坛盟主施号令 再出发游侠送别离】25(1 / 2)

祭坛之上,纤尘不染,冷冷清清,毫无生机。

一只不知名的小甲虫振翅飞了上去,在它触碰到祭坛边缘的一霎那,瞬间灰飞烟灭~~

两个人影,一前一后地单膝跪于坛下,右掌贴于前心,俯首低耳,十分虔诚地等候着异象的降临,竟连呼吸的声量也尽可能维持在最低的限度之内,生怕破坏了这份寂静。

不多时,坛上嗖的一声凭空燃起了一团火焰。幽蓝色的光芒,如同鬼火一般,显得如此之诡异,又让人为之着迷。

沉寂终被打破。

“辰之尊者,‘白圣’周云逸。”

“酉之尊者,‘梨花带雨’樊枭。”

“参见盟主!”坛下跪着的二人似经过事先演练一般,先后自报家门,随后异口同声道。

坛上并未立即给予回应。又一阵沉寂之后,终于传来了一个瓮声瓮气的声音:

“此番兑州的计划进展得十分顺利,已经如期地完成了既定之任务,二位尊者可谓劳苦功高!本主倍感欣慰。”虽是夸赞的话语,但听不出其中带有任何的情感,“接下去还要烦劳周尊者立即赶赴东瀛,进行下一个阶段的行动。”

“谨遵盟主号令!”周云逸顿了一顿,继续言道,“本次在海岛之上得遇一个少年,居然能够运用神魔之力!想必与此世的至宝有着某种关联。”

周云逸说完,下意识地抬眼向坛上瞥去。坛上依旧没有立刻回应。

“哦?你说的那个少年现在何处?”过了良久,方才传来这句问话。

“恕属下愚钝!本来眼看将其擒获,但没成想在最后的关头‘剑圣’李东岩赶到,从属下手中护住了那个少年,原来便是他十几年前救下的那个养子。”

更长时间的沉默......周云逸的额头已有点点的冷汗渗出,不知盟主对于自己没能将那个少年拿住会有怎样的反应。

“按照我们事先的计划,倘若不将‘剑圣’引诱至岛上,对于兑州的突袭也就无法达成。但如此便又无法在其面前将那个少年擒住,所以此事罪不在你。”

周云逸心中悬了好几天的石头终于落了下来。虽说按照既定的计划完成了所有的任务,本来应该被记上一功。但错失了那个能施展出神魔之力的少年,他又真没有把握盟主会如何发落自己。

“周尊者仍旧去执行既定的计划。至于那个少年......本主自有计较。”

“盟主英明!”周、樊二人再次异口同声。

“樊尊者,你且留步。周尊者敬请自便。”

......

兑州,城外。

虽然离事发已经过去了一周之久,但此时依然可以从迎面吹来的风中嗅到隐隐约约的烟火之气,先前的这场大火给兑州城带来了难以忘怀的伤痛,慢说一周,即便许多年之后,仍然是一件令人闻之悲叹的灾难,势必还能找寻到当时的种种迹象。

栽种于道路两旁原本郁郁葱葱的树林,现已呈现出一片一片的焦黑之色。

先前熙熙攘攘的城门口,如今只有一群江湖客在那边进行着临行前的道别。

待兑州的基本面稍稍平稳之后,李东岩便决定即刻进京面圣。一来将这里的实情以报,避免有人蒙蔽圣听;二来要一起参与商议应对之策。

此次兑州变故事关重大、影响深远,就眼下的直接影响而言,漕运及商路必将因此中断数月。不但今年的国库收入势必减薄,且尚需从库中支出庞大的数额用于赈灾和重建。

所以,这样的局面切不可被朝中的宵小所利用,他们可不顾平民的生死,以往每每遇上灾祸却演变成了他们从中盘剥、中饱私囊的契机,让原已受尽磨难的百姓雪上加霜。

而且从表面呈现出来的现象来看,本次兑州的事变乃是由朝中的奸党、猖獗的海匪、东瀛的隐者三方勾结而为。朝廷之中必然会掀起一场政治风波,“严党”肯定要极力自保,清流们一定会抓住这个机会,群起而攻之。但那“严党”根深蒂固、权倾朝野,如若行为拿捏不当,说不定会被其反咬一口。

再者,泱泱神周大国的一州之郡居然被小小的东瀛门派实实在在地攻陷了一把。怕是举国盛怒之下,免不了兴兵讨伐东瀛国。

万里海域之隔,劳师远征,实在胜负难料。如若不慎失利,不仅有伤国体,说不定就此助长了其他包括北狄诸部和西方帝国在内的敌对势力之狼子野心。说不定就此引发国战......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