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妥协(一)332(2 / 2)

一个熟悉的脚步声在耳畔响起,一杯带着袅袅清香的茶放在他眼前。

太和帝不必转头,也知道来人是谁:“朕身边多的是伺候的人,哪里用的着你端茶送水。”

高凉王世子姜颐笑嘻嘻的俊脸出现在眼前:“我又不会做别的,只能给堂兄斟茶倒水,尽一尽心意了。”

太和帝被逗得一笑,伸手端起茶杯,喝了半盏。

烦躁的心情,被温热的茶香慢慢抚慰。

往日他身边有四个伴读,王瑾行事细致,郑宸果决敏锐,李博元磊落干脆,在政事上对他都有助力。

可惜他们三个都被派出去做钦差,现在身边就只剩堂弟姜颐。姜颐今年才十三岁,自小就顽劣好动,整日嘻嘻哈哈,对政事也不上心。

近来他心气屡有不平不顺,倒是多亏了姜颐时时陪伴安抚。

姜颐将卷宗看了一回,撇撇嘴道:“这个左越,一肚子私心,就是丞相门下走狗。”

“怪不得堂兄生气,我看了都恼怒得很。索性严查到底,重重处置,出一口闷气。”

太和帝怒气一退,倒是冷静理智多了,低声叹道:“罢了!既没出什么大纰漏,此事就算了。眼下最要紧的是赈灾抚民,事事都要丞相出力。”

姜颐低声嘀咕:“堂兄是天子,还怕王丞相不成!”

怕不怕的不论,重要的是朝堂离不了王丞相。王丞相不是一个人,身后站着近乎一半的朝堂众臣。现在的大梁,根本禁不起残酷激烈的党争。

太和帝没有出声,默默凝望着御案,脑海中想起太康帝在世时的教导嘱咐,心里有些泛酸。

就在此时,葛公公领着几个内侍,抱着许多奏折进来了:“启禀皇上,这些都是丞相大人送来的奏折。”

太和帝打起精神:“将奏折呈过来。”

葛公公恭声应是,指挥内侍们将奏折整齐地放好。堆放至御案上,几乎能将人淹没。

殿内的宫灯燃至子时。

太和帝埋头批阅奏折,看得头晕眼花疲惫无力,偶尔抬头,却见姜颐已经趴在一旁的桌子上睡着了。

太和帝不知该恼还是该笑,忽然想念起郑宸他们三人,心中难免有一丝悔意。

他当日有些太过心急了,将心腹一股脑都派了出去。应该留下一个能干得用的,现在还能陪他一同批阅奏折。

至于姜颐,也就是个一辈子吃喝玩乐的富贵命,政务通通不懂,也没半点上进心。

葛公公悄然过来了,手里捧着一封书信,轻声禀报道:“启禀皇上,这是南阳郡主令人送来的书信。”

太和帝略一点头,放下奏折,拿过书信,拆开看了起来。

姜颐不知何时醒了,揉揉眼凑了过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