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钦差(二)266(2 / 2)

养病,实在是一个合适的理由。明知姜韶华是在装病,也没办法揭穿。千里迢迢派太医前去,显得小题大做。再到时候姜韶华宣称病好了就是,很容易就能自圆其说。

王丞相面色不愉,不轻不重地说道:“既要养病,那就等病好了再来京城。过一两个月,朱郎中再跑一趟南阳郡吧!”

朱郎中没一口应下,抬头看向床榻上的太康帝。

太康帝现在已很难张口说话,攒了许久的力气,才挤出几个字:“就依丞相所言。”

朱郎中心里叹口气,拱手领命。

他拿的银子,也就够他说这么两句。王丞相如此霸道威风,就连皇上都要听丞相的,南阳郡主何来底气抗衡?

……

太子憋了一肚子闷气,回了东宫后,将郑宸叫了过来:“……国朝诸事繁多,去平州平乱的军队,现在还没什么好消息传来。我为此烦心得吃不好睡不下。王丞相倒好,为了一个王四郎刁难韶华堂妹,实在可恨可恼。”

太子殿下对王丞相颇为不满。一半是因为王丞相太过霸道,他这个太子要处处听丞相的,心里憋屈。另一半,则是因为郑宸一直在私下挑唆煽风。

当然,在太子看来,郑宸这是处处站在他的立场考虑着想。不知不觉中,太子已将郑宸倚为心腹。

郑宸目光闪了一闪,低声道:“我知道殿下心里不痛快。不过,这么一桩小事,实在不值得殿下为此和丞相置气。”

“丞相要宣召南阳郡主来京城,不仅是为了私心,也有正经事情相询。譬如玉米红薯这两种新粮,到底产量如何如何耕种能否推广。只凭奏折和书信,实在说不清楚。还是当面问一问为好。”

这倒也是。

之前王丞相和郑太后安国公掰手腕,推广新粮一事被压了下来。现在王丞相彻底占了上风,便又想起这两样新粮来了。

太子哼了一声:“换了我是韶华堂妹,也不愿来京城受这份窝囊气。”

郑宸淡淡道:“这算什么窝囊。朝廷重提此事,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南阳郡主深明大义,等想明白了,就会来京城了。”

而他,也在等着那一天。

等姜韶华进宫,来到他面前。

所以,他知道王丞相的用意后,强忍着怒气,暗中推动此事进行。不然,郑太后和安国公怎么会一声不吭,太子殿下又怎么会默许?

太子发了一通牢骚后,便将此事搁下,转而和郑宸说起了平州战事:“平州路远,卫将军在路上已经走了一个多月,不知有没有到平州城下。”

郑宸对卫将军的能耐本事颇为认可,张口道:“殿下且放宽心,卫将军能征善战,英卫营又是最精锐的军队,此去平乱,定然马到功成!”

太子叹口气:“但愿如此。”

话音刚落,书房的门就被敲响。

一个小太监匆匆进来禀报:“启禀太子殿下,英卫营送战报进宫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