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突变(2)20(1 / 2)

放完烟花后,父亲开着车,带着我们观赏夜景下的巴黎市。

今天不仅在唐人街有烟火表演,在巴黎市区的埃菲尔铁塔所在地,也举行一场烟火表演。

今晚的夜色很美,美到动人心魄,弯月高挂,星光璀璨,我透过车窗,观赏着好久没见到的星光。

埃菲尔铁塔,为了1889年的世博会而建,也为了大革命一百周年而建,它从诞生就被赋予不一样的使命。

有时候不得不感叹,不管是历史古迹,还是地标建筑,都是能激发一个国家国民或则地区人民的自信心,自尊心。

埃菲尔铁塔也是如此,作为法国文化的象征,世博会最有名的建筑,在那时培养了法国民众的自信心,以及那颗攀比心。

是人总会免不了攀比,谁也不能免俗。

攀比所带来的优越感,时时刻刻都会满足那颗日益匮乏的孔洞的心。

优越感,多么奇妙的词语,三个简简单单的字,就勾画出一副高傲的画面。

被众人所唾弃的三个字,是维持神话的秘诀。

埃菲尔铁塔就是其中之一,世博会或者说万国博览会也是,甚至是早已然关闭的人种动物园。

优越感一旦诞生,人与人之间就会产生割裂;地区产生优越感,那么地区之间就会产生隔阂,甚至是分化;何况国与国之间。

这也是频频爆出某地出现偷盗,某地看不清外地人的文章,在舆论被他人掌控的条件下,这么“好”的东西为什么会不曝光。

正所谓人都是复杂的,难以捉摸的,为什么人家巴黎小偷盛行无人问,而某地偷东西天下知。

他们要培养我们优越感,以此来割裂我们,污秽那片古老的土地。

车流缓缓向前行驶,一行行建筑缓缓略过,绕着市中心一圈,我们终于抵达位于第七区的战神广场。

第七区里第六区不算太远,有时候我放学太过于无聊,都会到埃菲尔铁塔的战神广场闲逛,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

“父亲,埃菲尔铁塔好高啊。”哪怕来了很多次,我总会感叹埃菲尔铁塔的高度。

“还是晚上好看些,灯光弥漫,映照在星光下。”母亲看着铁塔感叹道。

“家里的东方明珠也蛮高的,以前忙没去过,现在想去也去不了。”父亲叹了一口气,噫嘘道。

“到时候坐飞机回去呗。”我抬起头看向正在感叹的父亲,下意识说道。

“飞机啊,是挺快的。”父亲拍了拍我的肩膀,看着远处的铁塔,似乎很赞同我的说法。

我很好奇父亲和刚才那位一面之缘的叔叔为何谈到回国,都这样一番情形,想要询问,可嘴巴张了张,终究没有问出来。

我们一家就这样漫步在战神广场,位于战神广场的烟花表演仍在继续,哪怕我们从唐人街绕路过来。

今晚的也格外的多,执勤的警察也格外认真,这是继那次恐怖袭击后,第一次举办大型活动。

恐怖袭击过后的人们渐渐走出悲伤,我甚至在某些角落见到有些人点燃蜡烛祈祷。

“还能吃点东西吗?”父亲看向我们母子两人,试探性询问道。

之前在唐人街的时候,母亲一边闲逛也一边购买各种小零食,比如烧烤,狼牙土豆等等,基本上没有吃主食。

在这么一闲逛下来,肚中那点存货早已经消化完毕,更何况我还是一个半大小子。

“恐恐,你呢?”母亲看向我,询问道。

“我感觉我还能吃三碗饭。”左手杵着下巴,宛如柯南附体,摸摸感受肚中存货,试探性回复道。

“怎么感觉生了个猪儿啊。”母亲摇了摇头,感叹道。

“真是半大小子,吃死老子,还好你把我小有资产。”父亲笑着感慨道,之前的阴霾一消而散。

“待会儿,吃啥?”我看向母亲,询问道。

父亲的意见基本不用考虑,在这方面,直接参考母亲的意见,毕竟在这方面父亲的意见对于母亲来说可以有,但不考虑。

“老公,你说呢?”母亲笑眯眯的看向父亲,询问道。

母亲今天破天荒询问起父亲的意见,让我很惊讶,我抬头看向父母两人,顿感好奇。

“哈哈哈,老婆决定去哪里都行。”父亲左手搭在我的肩膀上,笑着回复道。

“嗯,吃海鲜吧,好久没有品尝三文鱼了。”母亲看了父亲的回应,点了点头,脸上的笑容更甚。

“好提议,好久没有吃海鲜了。”父亲赞同道。

“爸,前.....”我刚想说父亲前天在家说天天应酬吃海鲜,快要吃吐了嘛,便被父亲搭在肩膀的左手捂住了嘴巴,只能发出呜呜声。

“咋拉,你想质疑你妈的决定啊。”父亲凑到我耳旁,悄声说道。

“你们父子俩愣在那里干啥,还不赶快过来,吃饭都不积极。”母亲站在前方,向战神广场地下的某一个餐厅打了一个预约电话,见到我们父子二人还愣在原地,翻了个白眼。

“走喽,走喽,不然你妈要说你了。”父亲攀着我的左肩,笑着说道。

“今天我要吃牛排,鹅肝,还有三文鱼。”我没有理会父亲的调笑,而是跑到母亲旁,抓着母亲的手,兴奋的提议道。

毕竟这些菜肴,也只有在一家人出去游玩的时候才会享受到,平常回到家,基本上只有一些家常菜,甚至面包配各种蔬菜做成的三明治。

美味的八大菜系也只有每次去唐人街才能品尝到,当然比现在点的这些菜肴,吃八大菜系的次数要多的多。

毕竟这些对于我来说,即是唾手可得,但也就是图个新鲜感,临时起意间满足口腹之欲。

我们走到位于埃菲尔铁塔下的地下二层,前往母亲打电话预订的餐厅,在侍者的引领下,我们前往了一处靠近角落的餐桌。

“今天只能在这里了,毕竟预订比较晚,能有就不错了。”母亲看了看位置,无奈道。

母亲对于在外就餐还是挺有要求的(小吃除外),食材,厨师的手艺,以及环境等要求都很严苛,但母亲也不是食古不化的人,特殊情况特殊看嘛。

“临时起意,环境倒无所谓,主要来吃饭。”父亲为母亲拉开椅子,轻声安慰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