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78(1 / 2)

幻术是一种非常宽泛的一种说法,究其本质就是蒙骗人的感官和认知。

云为依的一身修为来自幻云术。虽然他凭借自身的天赋将幻云术推到非常高的境界,但幻术的本质已然没有变化。

云为依是一名幻术大师。

用幻术对付云为依就是想和云为依的长处比一比。可惜这三只妖物的本领不到家,更没有了解云为依的底细,自然被云为依看破并愚弄。

荒郊野岭突然出现的一处小院本就是疑点重重,里面还出现了几只妖物。若是寻常人看到便会心生恐惧,然后蛇妖假人虎妖仙子,真真假假,人自然会被引导,落尽施术者的陷阱。

这三只妖物的套路玩的非常顺手,可到底没有与大修士交手的经验,不清楚大修士对术法的理解是完全不同的。

任何术法总是脱不开法力和人为的痕迹。这对于修为浅薄的人来说很难观察到。可到了大修士的眼里,这些痕迹就太过明显了。所以对上大修士最好的办法是直接发动攻击,或者使用阵法,直接使用幻术无疑是自寻死路。

“师尊,我们为什么要跟着它们?”

云为依领着云九理在山林里不断穿行,听到云九理的问题后,解释道:“虎三秋与鱼非烟的故事你觉得怎么样?”

“感觉没头没尾的。”

“很奇怪是不是?实际上这个故事牵连着另外两个旧事。一个是虎神解厄,一个是灵素山灭门。关于灵素山的事以后再跟你说。先说一下虎神解厄,这个故事与我们现在要做的事情有关……”

数百年前,大青山还被称为三秋山。之所以被称为三秋山是因为山里有一株古树。这颗古树传说与上古神木建木有关。不过这颗古树没有建木那么神奇,仅仅只能做到三年长叶,三年青叶,三年落叶,十年一枯荣活了三千年有余。每逢叶落之时,枯叶三年飘飞,便有了三年秋的奇景。此处山脉便有了三秋山的名称。

有一年,三秋山来了一只吊睛白额虎,此虎被古树的神异吸引,便常年居住在古树之下。它不伤人,不吃肉,饮朝露,粲云霞,十年之后化身为人,庇佑三秋山生灵,被当时朝廷册封为三秋山君,立庙供奉。

在此之后过了近百年,大燕建立,有人谣传古树树心有长生之效。帝王者富有四海,至高无上,舍不下,贪不足,求长生。

只是三秋山君修为通天,依托山脉古树万军不可敌。大燕既不想空耗军力,有不愿放弃长生。

有方士献策,言:三秋山君重信义,可以此设计,绝山君性命。

十年后,鱼非烟上山杀虎,山君查知鱼非烟乃是恩人后代,因誓言自觉而亡。

山君亡后,古树一夜之间化为枯木。方士赶至,树中空多年,树心只是谣传。

方士回转京都,言:树心下落唯山君知晓,欲寻树心,先夺虎骨。

……

“师尊,那个方士好坏!”

云九理听到这里气呼呼的,可他也抓住了重点。

“你总是在这些地方机敏。你说到点子上了,这方士的确有问题。这人名叫朱新城。原来便是三秋山下的一个商贩,总是做些缺斤短两,低买高卖的勾当。这种事情做的多了,名声就差,生意一年不如一年。于是他就向受世人供奉的三秋山君求助。可三秋山君看出了他生意不好的缘由,便劝他诚信为本。可惜啊!恶人若是几句话便能回头,那这人间早就太平了!这朱新城心中有恶,便觉得他人心内无善。他听了山君劝告,只当是山君讽刺他。气恼之余就琢么着报复山君。”

云为依停下脚步,来到一处山洞外,挡住云九理好奇的目光。

“正巧有一江湖术士同样被山君教训过,二人一拍即合,便开始了一道谋算。先传树心神异,再献策杀虎,最后名利双收。可谓是胆大包天算山君,心思奇巧欲瞒天。”

“那他们成功了吗?”

云为依摇头,说道:“这个故事叫做虎神解厄。那解的是谁的厄?”

云九理挠挠头,这个故事里只有山君受难,可山君明明都被害死了,它也没自救啊?

“它解了古树的厄!你想想,山君仅仅是在树下饮朝露,餐霞光,便能化为一方大能。那给予山君造化的古树又岂是简单?那颗古树大有来历,乃是上古神树建木遗种。只有坠落凡尘三千载不死方能蜕变为神树建木。而它确实有赋予长生之能,不过不是树心,而是它的果实。千年开花,千年结果,千年落地。这三千年孕育的果才是古树身上最珍贵的东西。”

“在果实即将成熟的时候,古树预见自己有一场大劫。唯有冲破此劫,它的果实才有机会落地成熟,实现蜕变。于是它点化了虎三秋,请求它为自己护法。虎三秋最重信义,便一口答应。于是它坐视了朱新城二人的算计,心甘情愿的入局,只为了还古树之恩。果然在它死后,果实落地,古树蜕变。所以虎神解厄便说得便是虎神解古树死劫之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