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又见,真的是你(3)144(1 / 2)

  没过多久,下人便来回话,说:“淳于大人邀陛下明日相见。”

  林谦墨狐疑:“这位淳于大人……”

  就是楚瀚澜的叔父吗?为何下人唤他为“淳于大人”?

  潇雨在旁解释道:“表哥的叔父便是我的义父,义父他并不是表哥的亲叔父,而是无上皇收养的故人的孩子,因而保留了原姓氏。”

  楚瀚澜补充道:“我的叔父可比我适合治理楚国得多了,不过只因血脉的问题,才没有继位。后来为了避嫌,自请去了摘星阁,夜观天象来观测国运。非必要不外出,就连我和潇雨要见他老人家一面都要先递牌子。”

  林谦墨点点头,随后在心中暗自思忖,看来这位叔父深得楚瀚澜的信任,也十分聪明。

  不过有了楚瀚澜的这位叔父坐镇,想必楚国也不会出什么大乱子,加上楚瀚澜一直嚷着自己身为皇帝要查探民情,林谦墨拿他没办法,只好随他了。

  只不过……

  皇帝微服出行,哪有那么简单的,随身不跟着十几二十个人,总是不会让人放心的。

  于是……

  林谦墨打算的孤身一人,变成了个不小的队伍。

  可过程和结果总是好的,林谦墨想看到的都看到了,心底也有了个大致的蓝图。

  楚国最大的难题便是粮食。

  林谦墨亲自下田看过,楚国的土地并非是寸草不生的,一些瓜果都可以生长的很好,只是不适合正儿八经的粮食生长。

  于是楚国的粮食便只能大多数依靠从别国买。

  楚瀚澜原本依靠贸易发展的思想是对的,但会造成一个问题,那就是楚国境内的发展并不平衡。

  大半年的时间,林谦墨并不能用一双脚走遍楚国的每一寸土地,但却能走过几处有代表性的地方。

  他向楚瀚澜提出从边境走到楚国中央,一路走来,他见识到了处处商贾的繁华,可也见到了有人食不果腹。

  这便是楚国的特点。

  思前想后,林谦墨终于有了办法。

  他建议楚瀚澜从国库中拨款给百姓。

  楚瀚澜本疑惑,要说拨款,不是没有拨过,可那毕竟不是长久之计。

  在林谦墨说这笔钱并不是要直接给百姓,而是要用来买种子,发给百姓种地时,楚瀚澜了然。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林谦墨如是说道。

  楚瀚澜几乎是瞬间就明白了他的意思,让百姓都去种地。

  “可是……我楚国的土壤并不适合种粮食。”

  林谦墨眼神坚定:“那就去种适合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