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21(1 / 2)

几日后,军政大会如期召开了,大宁府、大宁军、裕和镇的所有重要官员、将领都列席其中。主持大会的是军师伊明弘。此等大事,安陵雪必然是要出席的。不过她冷着脸端坐首位,让大会刚一开始就显得很肃穆。

这几天,安陵雪与伊明弘没再见面。因而大会开始的时候,伊明弘先请示安陵雪按何章程开始议题。

安陵雪板着脸说道:“你就按写的纲要逐条给与会人员讲解,我认为不妥的,会出言否决!”

听了安陵雪的话,伊明弘顿觉压力扑面而来。但事已至此,他也只好硬着头皮拱手应承下来。

他清了清嗓子,面向堂中坐着的众官员、众将领,朗声道:“会议之前,我先向诸位介绍一下当前的局势。”他挥了挥手,4名兵卫抬着嵌有巨幅地图的木架子摆到堂首右侧。众人瞧去,赫然是梁殷、洛流、昭昌都包含在内的山川河流疆域图。

待兵卫退下去后,伊明弘走近地图,指着疆域图靠南的位置点了几下:“我大宁府、裕和镇在这个位置。”

说完,他手指在西面和远处西北面分别划了两个大圈:“这是洛流国和昭昌国。”他转过身来,面向众人道:“根据探马回报,洛流与昭昌,目前正处于全面战争。昭昌国的兵锋,已将洛流大半国土纳入囊中。但由于昭昌粮草供应的问题,目前大战陷入拉锯胶着状态。预测在很长一段时间,这两国都会处于相持对峙中,他们是顾不上插手梁殷这边的战事的。也即是说,大宁府的西面,没有敌军威胁。”

稍稍停顿了一下,待众人消化完消息。伊明弘又点了一下裕和镇东面的一小块区域:“这是嘉余镇。守将名为田兴,执掌嘉余军。田兴在前梁殷王上薨后,投效了大王子。因为嘉余军最首要的任务是为梁殷镇守东面国境以及巡守惠河,所以大宁军不找他们麻烦,他们都要烧高香谢天谢地了。至于他们主动撩拨我等,那是绝无可能的事情。嘉余镇再往东,就是昭昌国和婉国的地盘了,目前还处于和平状态,所以对我们来说,裕和镇东面暂时是安稳的。”

分析完东西两面的局势,伊明弘手指指向北面,着重点了几下:“这是梁殷大王子的地盘,大王子目前是我们最大的敌人。据探子回报,大王子继位之后,丞相蔡恒的实力大涨,他似乎不满足于都城大权在握,开始插手地方将领的任用,以致于其它派系的王公大臣抱团取暖,共同抵抗丞相的揽权。目前梁殷朝中比较混乱,地方将领也不是完全对大王子的调度言听计从。这也解释了,为何我大宁军打了几场大仗,拿下了裕和镇,而大王子那边迟迟不见动静的原因。”

伊明弘又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目前我大宁军得了几场大胜,士气正旺。而大王子那边还在努力将地方将领的权利收拢起来。以我的估计,大王子近期不敢轻启边衅。因为只要他败上一场,他的威望必遭削弱,这对他后续掌控军队是非常不利的。”

“也就是说,近期北面暂时也是安稳的。”伊明弘捋着胡须大胆预测道。

最后,他指着大宁府、裕和镇的南面:“至于南面,是崇山密林。翻过这些山林后,才是梁殷四大世家的封地。山南山北,两地仅靠着一条山间小道连接起来。想要兴起战事都是极不容易的事情。”

介绍完这些局势,伊明弘看着在座的所有人员,神采奕奕地总结道:“大宁府、裕和镇外部,目前是难得的平稳环境。此时正是我们的良机,该当好好利用起来,尽快积攒民力军力,在这乱世中谋得立身之所,闯出一番天地。”

听了此番介绍,堂中众人嗡嗡声议论起来。伊明弘也不阻止,先让人将疆域图撤了下去,然后才重咳一声,将众人的视线拉回到自己身上。

“接下来,先通告裕和镇抄家大案和后续处理!”伊明弘侧身偷偷瞥了一眼安陵雪,见她没什么表示,就继续说了下去:“原裕和镇裨将军何正、朱安郡何家、丘桥郡范家、丰阳郡刘家,包庇梁殷乔氏,对抗大宁军。兼裕和百姓鸣冤控诉以上家族鱼肉乡里、欺行霸市、巧取豪夺百姓田地和产业、挤占官职以权谋私,大宁军已对以上家族抄家,族内成员下狱待判。如今对所查抄之物进行处置。”

堂下众人全部静静听着。何正及其外戚几大家族被抄家,他们早已经知晓。对此,他们不敢有任何意见。现在伊明弘把这件事拿到大会上来说,表明后续的处理,要在场的众人协助处理。

“何家、范家、刘家所占的百姓田地、产业,如实归还百姓;何家、范家、刘家名下原有田地、产业,悉数分封给大宁将士。”

伊明弘说完处置方案,侧身朝安陵雪躬身,等待安陵雪的示下。安安静静的大堂内落针可闻,良久才响起安陵雪清冷的声音:“准!”

在安陵雪表态后,堂中的气氛才开始活跃起来,各官员交头接耳。归还百姓田地、产业的任务,肯定是落在他们肩上。大宁军各将领,则是喜笑颜开,这犒赏一下,先不谈或多或少,起码郡主兑现了当初的承诺。

伊明弘其实非常担心安陵雪在这次大会上弄出一些意外状况,从而影响到后续的各项关联策略。在得到安陵雪的应允后,他才暗地里松了一口气。

伊明弘拍拍手,让堂中安静下来:“归还百姓田地、产业的事宜,交由裕和镇各府县主官处理。具体如何落实,你们拿定细则,大宁府不做干涉。但有一条要向百姓提前声明:凡冒名、虚报者,一经查实,抄家论处。凡官员以权谋私者,一经查实,抄家论处。”听到如此严厉的惩罚,各官员都打起了十二分精神,肃容应声。

“咳!肃静!”伊明弘整顿会场秩序,待众人都安静后,他继续出声道:“接下来,开始本次军政大会的正式议题。”

“现在宣布第一件军政方略,裕和镇归入大宁府。大宁府今后下辖卢云、定潼、淮丘、裕和四镇。”

众人都安静听着,对合并一事毫无波澜。自大宁军控制住裕和镇之后,合并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第二件军政方略,执行原三镇少部分百姓迁居政策。”

“大宁军士的原有土地,都在大宁府。此次犒赏,分封土地悉数在裕和镇。军士之家不可能两头耕种。有鉴于此,大宁府实行新增赋税法中关联鼓励政策:大宁原三镇百姓可以迁居裕和镇,原有大宁三镇田地可按照一定比例置换裕和田地,具体兑换规则参考法则条文执行。”

“此条策略,需要大宁府四镇官员共同配合执行,一起做好百姓的迁出、迁入的交接安置任务。”

“第三件方略,解散裕和军,撤销裕和军大营。新组建大宁镇守军3万人,驻地分设卢云、定潼、淮丘、裕和四镇府城城郊。另,大宁军增补2万人。”这个裁撤安排,明显是要确保裕和镇军权在安陵雪掌控之中。而大宁军与大宁镇守军进行区分,则表明安陵雪不会停下对外征战的脚步,故而分成进攻、防御两个职责分明的部队。

“关于第三件方略,解散的裕和军士、裕和镇百姓可参加大宁军、大宁镇守军招选考核。在军中有杀敌功劳者,一颗首级抵两年劳役。各裕和官员要做好告示,通晓裕和各地。”

“第四件方略,裕和镇各府、县、郡主官,平调至大宁原三镇任用。裕和镇各府衙役,重新考核后任用。”

“第五件方略,大宁军设立军情司。大宁军探马、密探皆受军情司直接指挥。”

伊明弘远远指了一下叶同启:“首任军情司最高长官为叶同启,职位校察使。”

叶同启一脸懵站了起来:“我?可我没有管理探马、密探的经验啊!”

伊明弘笑着摆手让他坐下:“无妨。新设立司职,都是从头开始。你回去后写张条陈,言明你自己的筹划,报于郡主定夺即可。”

关于这个方略,伊明弘一方面是出于自己承担太多政务,有减轻身上负担的用意。另一方面,则是近期与安陵雪的关系较为紧张,有退让避嫌的用意。毕竟让安陵雪直管军情司,可以掌控外部、内部多方消息,减免不必要的猜忌。

在座的不少将领,都露出艳羡的神色。军情司,以后在大宁军内部必定有很大的话语权。

“第六件方略,大宁府新设叙功司。大宁军考功郎、府县吏房转归叙功司直管。叙功司负责军队将领、府县官员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

“首任叙功司最高长官为崔锐,职位叙功使。”

“啊!”崔锐赶紧站了起来向安陵雪行礼,“感谢郡主的赏识与信任。我必定尽心尽力做好分内之事,为郡主分忧。”

安陵雪轻轻点了下头,示意他坐下。

待崔锐坐下后,伊明弘微笑着说道:“崔锐在任考功郎时兢兢业业、不偏不倚,加上在前段时间的军功授爵令初稿拟定中出谋划策、助力良多,升任叙功使是适合的。”

“而且就是看中你在军功授爵令初稿拟定中的突出表现,有件大事要交给你办。你上任叙功使后,第一件要务是起草大宁官员、百姓的功劳评定细则。这个细则,要把官员安民护民、劝课农桑等职责表现拟定标准并制册,要把百姓纳赋服役、助邻睦乡等表率行为拟定标准并制册,以年为周期评定功劳,最终与军功授爵令并轨,一同受赏。”

话音一落,堂中官员立刻热闹起来。这个策略,是非常利好他们这些官员的。只要尽忠职守,管理好治下的百姓,为官者就有很大可能获得军队才享有的军功授爵令同等的封赏。这能极大地激发官员们的积极性。

不得不说,这确实是一步好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