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2 / 2)

大宁府的近期大事,是出兵讨伐二王子。这主要是大宁军的重任。老百姓们多考虑的还是跟自己利益切身相关的问题。因而赋税改革,逐渐成为了大宁百姓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对于老百姓,尤其是家里田地少的家庭,搬迁即能置换双倍田地,还是无需开垦的熟地,这是一生难得见的机会,肯定要好好考虑清楚才行。

很多人都跟老丁一般,尽力想为自己家谋得一个好出路。

----------------------------------------

叶同启力求尽善尽美,自然没忘记那些大家族。他同样找了一批大家族代表,到府衙相商赋税变革。

起初双方还是一团和气,谈笑风生。等吏员把‘单户出借粮食,置换超200亩新地后,超出部分,每逢2400石减半再减半置换新地’,‘今起至赋税新法发布前,暂停土地交易’,‘粮食置换的新地,15年内不能交易,仅限出租’等等一系列条文初稿念出来,大家族代表都坐不住了,嗡嗡声讨论成一片。

如果赋税律法发布,越是大的家族,能在置换新地获得的利益就越少,因为超过了200亩,想要再新增,则要双倍乃至数倍的粮食,不划算的。而200亩地,对大家族来说,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君不见堂上有家族代表直呼,若取消置换限制,他愿一次出借5000亩地的粮食。余下家族代表也纷纷出声对置换限制表达不满。

叶同启板起脸,把手里的茶盏重重往桌上一放,哼了一声,出声道:“前面的200亩新地,不管是贫穷之家还是富裕之家,都是一视同仁的。这是郡主怜惜百姓辛苦,才特意放宽的。要不然,仅用7亩地的一年产出,就能拿来置换1亩新地,世上哪来这种好事?”叶同启说完,眼光在每个家族代表脸上转了一圈,才继续说道:“第二,你们若想分地不打折扣,有办法。举家迁往裕和,府衙绝对会信守承诺,置换双倍的土地给你们。第三,现在禁土地交易,可没限制你们分家。只要你们分家,户主不同,自然单独计算置换土地,只要不超200亩,都不打折扣。”

听完这一席话,各家族代表讪讪不语,心里转着各种念头。

大家族扎根在大宁府,家宅、人脉、产业全在大宁,为了让自己手中的田地翻倍举家搬迁裕和镇,这笔账怎么算怎么亏。至于分家,子孙后代都有嫡庶之分,现在拆分容易,后面想聚回来可就千难万苦了,人心隔肚皮啊。

叶同启看大家都低头不语,明白各家族代表还是不乐意接受这些条文。他只好使出最后的杀手锏:“诸位可要好好想一想,郡主改革赋税律法,愿拿出土地分予相助征讨之人,已是仁义之至。难不成,你们还想着大宁军士抛头颅洒热血夺下来的新地盘,都挂上你们家族的姓氏不成?”此言一出,诸人悚然一惊。历史上多少战乱一起,普通人别说钱粮这等身外之物,就是身家性命都未必能够保全。相比之下,郡主的赋税改革,还是大家自愿的基础下,有商有量的交换,已经好了太多太多了。再说了,如果觉得吃亏,就不要置换这么多田地就行了嘛。郡主可没强迫大家非得拿出多少存粮出来。想明白这些,各家族代表的不满情绪立即消去大半,纷纷拱手告罪不已,然后表示对条文初稿没有异议。

叶同启见大家族都让步同意了,也换上了笑脸,好言安抚。这场商讨会总归顺利通过了。

傍晚,叶同启找安陵雪呈上赋税律法初稿,并上报了百姓代表和大家族代表的反馈。安陵雪惊讶于他的雷厉风行,对他短短几天就取得的进展赞叹不已。安陵雪在详细看过初稿后,确认自己和军师的想法,得到了良好的体现,遂交代叶同启把初稿再给军师过目一遍,编订成法,等待颁布。

如此一来,就剩一件事要做了,彻底战胜裕和军,打下裕和镇。安陵雪在心中默默想道。她对叶同启的表现非常满意,吩咐叶同启随大宁军出征,协同军中的考功郎一同制定新的军功授爵令。

----------------------------------------

出征的时间临近了,安陵雪按照东川大陆传统,携一众官员在城郊举行出征祭天仪式。在百姓们的共同见证之下,安陵雪宣布了出征的时间:九月初七,即三天之后。

随后,大宁军步卒营开始调动起来,准备开拔。骑兵都督营则优先出发淮丘,占据有利地形。四散斥候打探裕和军的防御布置。

祭完天后,安陵雪回到了侯府。还没等她喝口茶歇息一下,外堂就报有紧急信件给郡主。安陵雪从侍卫手中接过信件,拆开看后,眉头深深地皱在一起,心底一股怒意,腾腾往上翻滚。极力克制之后,她吩咐侍卫召军师来侯府相商要事。

伊明弘匆匆赶了过来,在仔细看完安陵雪递过来的信件之后,他叹了一口气道:“阳谋,妥妥的阳谋啊。昭昌有高人布局啊。”

安陵雪红了眼睛,咬牙道:“我父亲的死,昭昌国脱不了干系。”

伊明弘苦笑一声:“他们层层谋划,所图甚大。现在就算知道侯爷的死,有他们一份干系。但此时此刻,我们却不得不帮助昭昌。阳谋无解,呵。”

看着安陵雪悲愤的神情,伊明弘劝解道:“郡主,侯爷的血仇暂且放一边。我们还是商讨大宁府下一步该怎么办吧。”

----------------------------------------

转眼间,三天已过。

九月初七这天,落凤城的百姓,在城头遥望着大宁军营的步卒,队列齐整、旌旗招展,沿着城外官道,犹如黑龙一般逦迤而过。长长的队伍望不到边,里面都是大宁府的百姓子弟。百姓们站在城墙上,朝着大宁军列呼喊着、鼓劲着、喝彩着。祈祷着战事顺遂,祈祷着良人平安归来。

九月初九,定潼府尹赵同一早就来到浴凤关城防营指挥所大堂,而城防营指挥使张亮已在堂中等待。他们两人相互查验了鱼符印信确认身份后,赵同才从副官那里接过了一个楠木盒子。

楠木盒子上了铜锁,手里托着盒子的赵同,眼神看向张亮,张亮了然于心,伸手探入怀中,摸出一把精铜钥匙,明显跟盒子上的铜锁是配套的。赵同接过钥匙,开了铜锁,从盒子中取出一封密信。他先把密信递给张亮,由张亮确认密信上的火漆依旧完好。待密信查验无误后,赵同拿回密信,递给自己副官,自己退后两步,与张亮并排站在一起。

副官移步站到堂中主位,面向赵同和张亮,拆开信封,双手展开信件念道:“大宁府郡主安陵雪令:浴凤关城防营指挥使张亮、定潼府尹赵同,见信执行军务:指挥使张亮,即日起至九月十三日,关闭浴凤关,禁止任何人出关。不遵令者就地正法。第二,安排弓箭队全天巡守浴凤关城池上空,遇飞鸟经过一律射杀。定潼府尹赵同,即日起至九月十三日,召集民间擅长使弓猎人,进入凤林一带潜伏。凡遇能携带信件的鸟类飞过,尽数射杀。若能截获敌军密信,上交府衙核实后,奖励白银五十两。以上命令,恪尽职守,严格执行,不得有误。”

赵同和张亮同时拱手回应道:“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