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1 / 2)

前尘往事如梦,斯逝者难追。

今夕樊笼难破,惟执锋以迎之。

-----------------

这天下,是有仙神的。

如若不然,地龙翻身,峰倒林摧之时,世人何以寄托两股颤颤、惊恐无措之心!

如若不然,电闪雷鸣,江河倒悬之时,世人何以寄托负载沉浮、极力求生之情!

如若不然,赤地千里,易子而食之时,世人何以寄托俯首跪拜、以祈甘霖之诚!

如若不然,挥斥方遒、位极巅峰的诸多君王,何以安放长生不死的野望!

如若不然……

然则这世间,无人得观仙神真颜。

古往今来,仙神只存在于口口相传的传说、志怪之谈。正史之载,并无仙神。

世人跪拜仙神,莫过于为了对抗惶惶不可测的天灾。

世人依照俗世的庙堂君臣、武将,臆想出天庭殿中的玉皇大帝、西王母、天兵天将……,只为祈望人间帝皇上承天意,为人世间带来秩序,带来太平。

世人忍受俗世的诸多苦难,臆想出地府、阎罗、六道轮回……,只为盼得更好的来世之福。

……

世人对仙神之说,信甚笃之。

而能够支撑世人信仰仙神之说的,还有一项明证,那即是当今道院执牛耳者——眠云宗。

眠云宗人御剑飞行,飘然出尘的英姿,是世人对仙神之说深信不疑最大的依仗。

“一宗一寺一宫”,是东川大陆最为巅峰的修真门派!此话出自眠云宗初代宗主逸阳真人。

一宗,触神山眠云宗。

一寺,九瑶山金台寺。

一宫,百蝶谷弱柳宫。

而世人能够窥得一斑的,也仅有“一宗”眠云宗而已。世人对余下“一寺一宫”知之甚少,盖因这两个修真门派对俗世行走的态度与眠云宗不尽相同。

世人对眠云宗较为熟悉,是因为眠云宗有内门、外门之分。尤其是其外门,走的是入世之道。眠云宗外门弟子源自俗世,每十年一轮遴招。艺成出师之后亦是返归俗世,大多从事镖局、武将等等行当。与民间百姓接触得多了,眠云宗自然也就没那么多神秘感。

金台寺僧人,踏入俗世多以行走历练之名。其僧人大多性格低调平和,非遇问询从不主动自报家门,着装又与俗世僧人无异。而世间寺庙繁浩,僧人众多,金台寺僧人如滴水流进大海,难察其迹,世人自然难于分辨。不过就算如此,金台寺在俗世名声还是极佳的。因为偶有志怪奇谈大事件尘埃落定之后,大多会有金台寺曾施以援手、力挽狂澜的传说流入民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