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定约31(1 / 2)

清晨的雾气久久不散,竹林中多处鸟鸣悠悠。

伊明弘今天还要继续跟黄家家主仔细敲定诸多合作细节,一整天估计都没空离开黄家书房了。他昨夜连夜修书给裕和镇府尹,要求三倍乃至更多工钱雇佣造船工匠前来南疆。信件今早就让随行的传令骑兵快马发出了。

黄家家主也看出伊明弘对合作之事非常急,为表诚意,明言一旦敲定细节,他立刻就动身前去游说余下三大世家。

黄家家主脱不开身,而安陵雪身份高贵,不可怠慢。不得已,劳动老夫人今天依旧相陪一旁。

老夫人年事已高,走路是走不了多远的。因此,今天早晨,安陵雪与老夫人,分坐两具竹辇,在轿夫有节奏的轻摆下,游历起荔泉的风景。

两具竹辇并排行走,方便两人交谈。

“冒昧问一句,郡主是从哪里得知南疆宁静海的海鱼数不胜数的?”老夫人对于安陵雪昨日的言谈记忆深刻,难免心中好奇心,忍不住发问。

“说来凑巧,我是从赋税书册中偶然得知的。”

“写那书册的人,肯定不是南疆人,因为南疆从不纳赋。”老夫人今天心情不错,打趣了一句。

“以前的南疆人,从来不捕鱼的么?”安陵雪随口问起。

听了安陵雪的问话,老夫人的思绪又飘远了。几息后,她才出声说:“据我祖辈讲,南疆人以前是部落制,建山寨,主要以狩猎、耕种为主。家族南迁,初来乍到,开荒耕种肯定是来不及填饱肚子的。好在南边尽头是宁静海,里面海鱼无数。祖辈们就是靠着捕捞海鱼在南疆站稳脚跟的。后来,祖辈们慢慢教会了南疆人改良农具、优选种子等农事,还教习他们文字书写、算术等启蒙之事,逐渐获得了南疆人的信任和认可,最终才将大部分南疆人纳入治下。”

“宁静海非常广阔,水又深,没有合适的捕捞工具是抓不到海鱼的。南疆人没有结网的经验,故而拿海中的海鱼没有办法。”老夫人回忆着,“而且南疆人也并不喜欢鱼腥味和鱼刺,甚少吃鱼。以前祖辈们用海鱼跟他们交换山货的时候,南疆人都不是很乐意。不过在经历过南疆的大饥荒过后,他们才对海鱼转变了观念。平时有得选的时候,他们还是喜欢山货家禽就是了。”

“看来大宁府跟南疆比,在填饱肚子上还是有差距啊。海鱼干对大宁军来说,是不可多得的储备粮食。”安陵雪感叹道。

“不同的。北境的人口众多,单凭耕种的粮食出产,确实没那么多富余。南疆人数偏少,自然不用太担心吃不饱的问题。只可惜,梁殷王室的欲壑难填,让南疆陷入治理危机之中。”

“老夫人高瞻远瞩,看透了许多事情,而且懂得审时度势、未雨绸缪。难怪我的南疆之行,会受到如此高的礼遇。”

“唉。都被逼上绝路了,还能有什么办法呢!”老夫人无奈应道。

“其实,黄家还真有另外的出路。”安陵雪幽幽地说道。

“哦?是什么出路?”

安陵雪指头点了点自己,“四大世家可以联合起来,在我到达南疆之后,一举将我拿下。用这个功劳,向梁殷王室换取北返的承诺。”

老夫人一愣,接着捧腹大笑起来。“哈哈哈,郡主太看得起我们四大世家了。偏安南疆这么久,世家的后辈们早把骨头泡软了,哪还有祖辈们的雄心壮志。”她回身指了指远远缀在竹辇后面的大宁亲兵,“先不说世家们怎么摆平郡主的亲卫,也不说得手之后如何穿过大宁府重重关守前往梁殷。就算梁殷王室允诺世家重返北境,以世家如今的碌碌无为之辈,如何在北境立足?世家北返,无异于羊入狼群,只有被北境大家族吃干抹尽的份。”

老夫人一口气说完,稍稍喘了口气,“南疆人在南迁大族的影响下,又是学习新的耕种技艺,又是学习文字书写,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同样的,世家也在南疆人的影响下,改变了很多风气。商业经营缺了很多,家族文风也淡了很多,作为世家大族的底蕴,早已被北境的大家族甩开很远了。盲目的北返,只会加速世家的衰落。”

安陵雪轻轻点头,“老夫人所言有理。不过黄家既然选择与大宁府合作,只要遵守大宁的律法,我就可以保证黄家能得到公正的待遇。”

“听郡主意思,是准备让南疆跟裕和镇一般,纳入大宁治下么?”

“老夫人多虑了。我说过,南疆与大宁府是合作关系。世家属地的事情,我自然不会过多干预。”

老夫人闻言大松了一口气。毕竟大宁府相比于南疆,强势太多了。“好。我相信郡主会信守承诺。”

“不过,如果世家干了天怒人怨的事情,为保证合作的顺利进行,有些事我不得不干预。”安陵雪定定看向老夫人,“就比如,易家做的那些荒唐事。”

老夫人点点头,叹了口气。“也罢,总好过易家祖宗的基业毁于一旦。”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