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拜师曾子24(1 / 2)

墨翟向父母提出,要回武城去拜师曾子,学习儒学。感觉父亲远不如早年那般支持,说一家人如今定居商丘,又封了贵族,完全可入宋都太学。

“太学里尽是王公贵戚、世家大族的子弟,而咱虽恢复了贵族身份,但无权无势,却又名声在外,肯定成为权贵子弟的众矢之的。咱家全凭珰秦侯爷荫蔽,得以在都城站稳脚跟,如今侯爷已故,我在太学里肯定要受权贵子弟的排挤。”

当然墨翟也怕被司空的公子认出来,惹上大麻烦。

墨光斗知道儿子结交了一些能人异士,这几年见识本事大涨,墨翟要做的事,他还是少做干涉为益。

回到武城,墨翟先往玄冥派的道场,竟发现只剩下两位年迈的门徒。一问才知,掌门公孙渊带着门人早已前往楚国。

原来公孙渊等人协助鲁国三桓击败滕国,割走其一半国土。玄冥派又获一块封地,但远未达到公孙渊等人的预期。

而后申途率门徒再次来攻,玄冥派防备不足折损了多名弟子,存储的钱财珠宝被劫掠一空。劫后余生的弟子都主张离开武城,选个隐秘之地重建道场。

碰巧此时一个从楚国返回的弟子,建言玄冥派该往楚国这等大国发展。楚国灭申国,败蔡国,攻陈国,四处征伐急需能人异士。

公孙渊在桑秋等野心勃勃的弟子怂恿下,便带上众门徒远辟楚国。

或许公孙渊觉着墨翟在派内威望日隆,时间久了会威胁自己的掌门地位,总之没有派人联络他。

当初抄录两种高阶法术后,秘笈中只剩至尊功法,为公孙渊等高手所不详。据说师傅等多代掌门都没能修炼成至尊神术。墨翟尝试练过,估计能量不足根本无法进行。

正因如此,公孙渊觉着墨翟在不在派内,已不甚要紧,而墨翟对玄冥派也已失望,带着众弟子练功,不过是不想违背师傅所托。

如今掌门率众离去,他也落得清静,大家互不相欠,他一心做自己喜欢的事。

将近一年没见,曾子再看到墨翟感觉他长高不少。虽墨翟刚到束发之年,却也稚气消褪,看着比同龄人沉稳许多。

墨翟上武城官学拜师,曾子非常高兴,立即将他引荐给众弟子们。许多学生听闻过墨翟的名号,如今见得本人都不禁上前客套几句。

武城学馆属官办县学,学生可寄宿在学馆,自然令墨翟这等家不在本城的方便许多。

武城学馆里有百十多名学生,多半在弱冠之年二十岁左右,像墨翟这般束发之年十五岁的不足十人。虽墨翟年纪最小,可身量已与十七八岁青年相仿。

与墨翟同样第一年入学馆的有十多人,其中有一个来自卫国,名为杨朱的公子与墨翟同年,生得也是眉清目秀一表人才。还有两位女生,一个是曾子的女儿曾文,另一位便是十六岁的孟芙。整个学馆里女生也有十余人,基本都是武城官宦子弟。

武城官学儒家经典由曾子亲自授课,其他授课内容与一般太学无异,包括书、数、礼、乐、御、射,统称为六艺,官学旨在培养文武兼备的贤才。

墨翟初入学馆,行事谨慎,不想引起大家的关注。可他毕竟只有十五岁,率性纯真的天性在学堂之上,还是情不自禁的显露出来。

每当面对复杂数算题目,多数学生还在埋头苦解毫无眉目时,他早早就给出答案,令授课先生与众同学都赞叹不矣。有人称赞,但也有人对此不悦。

墨翟与杨朱同年,都是异乡求学,又住同一间寝舍,日常一同起居上课。墨翟平日话不多比较低调,而杨朱则喜欢与人辩论,较为活跃。

年轻人争强好胜,杨朱总觉墨翟压自己一头,时间长了便不甘心,没事总想着给墨翟出点难题。两位聪明绝顶之人在一块,人们也喜欢看其分个高下。

一天吃完午饭,杨朱、墨翟等几个人在学堂前的大树下闲聊。树上蝉鸣吵得人烦,有人捡土块向上投掷,却全无效果。

杨朱抬头望着大树,突然他灵光一闪,想出一个难为墨翟的问题,“你们说这颗大树具体多高?”

“这玩意高得没边怎么量,谁能知道?”有人笑问。

“你不知道怎么测量,就不兴别人知道,可不要忘了咱这有神人墨翟!”杨朱说。

“神人也不能什么都懂,还真以为墨翟是天神!”那人很不服气。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