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初露锋芒(2 / 2)

自从上次在沙城镇,小狼比武输给一位西域来客之后,便一直耿耿于怀。这些日子他苦心修炼,武功有所长进,所以手痒得很。

然而在易林看来,就小狼现在的武功,比之宇文峰应该还是稍差一筹。宇文家的玄冰真气可不是开玩笑的,而宇文峰又是宇文家新一辈的佼佼者,应该差不到哪里去。

易林不置可否地道:“你要知道,茗剑山庄的藏书中可是有无数的武功秘籍,而我娘又是出了名的天资过人,过目不忘,跟着我爹建立易夏庄后,闲着无聊,把很多武功秘籍都默写了出来,你说在这么好的条件下,你都比不过宇文峰,实在强差人意呀。不过也情有可原吧,毕竟宇文家族也是武学世家,不容小觑。”

小狼刚才没机会一展身手,本就已经郁闷至极了,现在还被易林贬教一番,心里更是不爽。小狼闷哼一声,不服地嚷道:“什么悟性差,什么这点成绩,什么强差人意,总好过少爷你连学都懒得学好吧。”

易林嘴角含笑道:“我向来喜欢走捷径,那些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修炼的武功,不合我的性子。你还别不服,咱两要是生死相博,十招之内定能取你性命。所以说,武学之道,天分为上,勤奋为下。说你笨,你还别不认。”

小狼嗤之以鼻道:“你就吹吧你,还十招取我性命咧,不到两招你就喘得上气不接下气,举手投降了。”

易林想起自己体弱多病,苦笑道:“哈哈,知我者莫若小狼也。”

两人拾梯而上,沿着二楼的走廊踱步回房。易林使了一下眼色,让小狼重新把炉子点燃,就算不烧水泡茶,取个暖也是好的。

小狼取来柴火,开始去倒腾着点火。他轻轻吹着一根木炭上的刚燃起来的火苗,向其他木炭传燃开来,不出一会,原本湿冷的空气便温暖了许多。

小狼似乎还在纠结练武的事情,一本正经道:“夫人说,武功之大成者,都是日积月累,由少变多,才能成为一代宗师,那些投机取巧走捷径的人,虽然起初进步神速,但最后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易林对小狼还是很了解的,但凡关于武学的事情,总是执着得很。不过有个武痴随从也挺好的,至少遇到打打杀杀的事情不用自己出头。

易林知道小狼说这一番话是吐槽自己性子懒散,于是哭笑不得道:“哟,你小子竟然也会变着法子挤兑我了,诅咒我没有好下场是吧?小心我把你赶回易夏庄。当初我就应该坚持让你小子跟着我娘去茗剑山庄,免得你老给我添堵。”

提起易夏庄,小狼忽然神色缅怀,叹了口气道:“唉,易夏庄已烧成灰烬,再也回不去了。也不知夫人现在在茗剑山庄过得怎样。”

易林被小狼的低落所感染,也跟着叹气道:“别提她了,她都狠心扔下我们,自己回茗剑山庄了,过得好不好都是自找的。”

小狼皱眉道:“唉,夫人她也是离家太久,想念父母了。毕竟她也好多年没回去过了。”

易林望了一眼门外的瓢泼大雨,深深地舒了口气,淡然道:“我娘吧,几十年来都为我爹而活,我爹死了,她的心也就跟着死了。她唯一的遗憾便是没能对父母尽孝,现在她重新回到茗剑山庄,希望有生之年略尽孝道,也合了她爱恨分明、强烈如火的性子。说实话,虽然她狠心扔下我们不管,但我也不会真得就怨恨她。她可以断了和易夏庄的关系,断了和我这个儿子的关系,但我可不能断了和她这个娘亲的关系。放心吧,我们迟早会去茗剑山庄探望我娘的,茗剑山庄的人要是敢欺负我娘,我一定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

其实易林心里清楚,易老头对他这个儿子失望,觉得他浮躁懒散,学无所成,娘亲又何尝不是怨怪他这个儿子不争气呢,不然也不会狠心抛下易夏庄一走了之,一个人回了茗剑山庄。所以,在他去茗剑山庄之前,一定要先闯出一番名堂,不然很可能连茗剑山庄的山门都进不去。

小狼苦笑道:“茗剑山庄神秘得很,咱们到现在连茗剑山庄在哪都不知道呢。”

易林嘴角一牵,淡淡一笑道:“只要一个地方存在,总有办法能知道。轶史阁号称天下之事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咱们可以去问轶史阁。”

小狼摊手道:“可咱们也不知道轶史阁在哪里呀。”

易林一本正经地道:“不需要知道轶史阁在哪,只要知道去哪里问就行了。天下谁人不知,要问轶史阁,就带着银两去长安通天塔。只要你出得起价格,就能知道答案。”

小狼半信半疑道:“真的假的?”

易林耸肩道:“不知道,反正江湖传言如此,我们只能姑且信之。茗剑山庄那么出名,其实不用问轶史阁,总能在江湖中找到蛛丝马迹。”

小狼摇头道:“那可未必,江湖上对茗剑山庄的传言五花八门,有的说在秦岭,有的说在终南山,有的说在昆仑山,有的说在五台山,有的说在泰山,有的说在武夷山,也不知是真是假,我怀疑全部都是假的;说不定茗剑山庄根本不在山里。”

易林不置可否道:“不管了,到时候再说吧,反正要找总是有办法找到的。你先回房歇息去吧,好好睡上一觉,今夜子时再到我房间来会合,还有很多事要折腾呢。今夜可不安宁。”

易林倒不担心找不到茗剑山庄之所在,在长安城黑市里买卖消息的贩子,大有人在,不怕不知道。正所谓皇天不负有心人,只要有心去找,总能找到茗剑山庄,不然江湖上那些想要投靠茗剑山庄的武林人士又如何能找得到呢?只是他觉得现在还不是去茗剑山庄找娘亲的时候,毕竟他背负使命,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呢。

挽大唐之将倾,救万民于水火,老师的一句话让易林内心里充满了使命感,也让他义无反顾的一把火烧掉易夏庄,进行这次长安之行。

对!在大唐纵横,力挽狂澜,也算是不虚此生。反正易林绝不会让自己白白来这大唐一趟。

况且老师是易林最敬重之人,他的话,易林不得不听,也不得不照做。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