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断刀陈虎(2 / 2)

当那个少年从容不迫地经过时,陈虎忽然头脑发热,竟情不自禁地侧身让了一下路。

陈虎心里那个憋屈啊,一边暗骂自己窝囊,怎么对这样一个病秧子如此忌惮,一边却又对他的淡定从容佩服得五体投地。

陈虎心想,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大概指的就是这种人吧。

陈虎望着那少年萧瑟的背影,心里瘆的慌,身体莫名激起一个抖擞。他低声细语地咕哝了一句:“奶奶的,这家伙了不得,背影都看得人发毛。”

陈虎也想不清楚为什么他会对这个弱不禁风的少年如此忌惮,很可能是因为少年那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淡定从容。他曾经就在这种人的身上吃过苦头,差点死于非命。

易林悠然走到门前,冲那个站在门槛旁的男子意味深长地笑了一下,然后不慌不忙地道:“这位大理寺的官爷是要进京吗?”

那男子警惕地望了一眼这个书生模样的少年,然后嘴角微扬,带着一丝不屑。他讥讽道:“难道孔夫子也曾教导儒家子弟好管闲事么?”

易林也不生气,好整以暇地摆手道:“官爷误会了。孔夫子曾说过很多道理,什么独善其身,以礼待客,以德服人……唯独没有说过好管闲事这一条。”

那男子神色不善地道:“那你就是找死!”

易林从容不迫地道:“言重了。见各位官爷行色匆匆,冒雨而至,我只不过是一时好奇而已。”

那男子冷笑道:“好奇!?你到底是一介书生呢,还是武林中人,竟敢多管闲事?”

易林淡淡一笑,漫不经心道:“都是。书生和武林本就不冲突。就好像官府与武林也不冲突一样。当年太宗皇帝就是靠一帮绿林好汉南征北战,打下大唐江山。无论是武林也好,官府也罢,皆在天地之间,乾坤之内。武林中人占一条江,霸一座山,守一个湖,其实和朝堂中人管一个郡,理一个州,治一个国,没什么两样。阁下是官府中人,但却又身怀绝技,自然也是武林中人。”

那男子横眉一扬,嗤之以鼻道:“好一张嘴,能说会道,巧舌如簧。但我劝你一介书生,还是奋发读书,努力考取功名的好。别不知好歹,掺和武林与官府的事情,小心惹祸上身。”

易林微咳一下,泰然自若地道:“我大唐有尚武之风。京城的公子哥儿,有那个不是文武双全,既拜孔夫子学四书五经,又拜武林名宿学功夫武艺。我是一个穷酸书生,流落江湖,恰逢其会,见过几个武林事件,也算是其中一份子。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遇到什么事情,掺和掺和也在所难免,情有可原。”

那男子不屑地冷笑道:“看你一副孱弱不堪的样子,也敢瞎掺和官府和武林的事,难道你不怕死么!”

易林呵呵笑道:“怕,当然怕,怕得很哩。书生我虽然武功上不了台面,但见识还是有一点的。希望官爷相信我,绝对是出于善意才提出同行的建议。我这次进京赶考,一旦榜上有名,说不定他日还能和官爷在朝堂相见。如果咱们结伴进京,相互之间也能有个照应。官爷你不妨考虑一下,兴许我还能帮官爷你顺利度过眼前这一劫。”

他这番话说得轻描淡写,仿佛科举进仕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大理寺的官差纷纷望向少年,嘴角逸出轻蔑的笑意,觉得他实在是太过托大了。每年进京参加科举考试的书生千千万,能够金榜题名的寥寥无几,岂是那么容易便能脱颖而出的。

但是站在门槛旁的男子却是始终表情严肃,如临大敌。

那男子眼神中的警惕一闪即逝,转而不屑道:“哼。你怎么知道我要进京?就算我要进京,也不会带着个累赘。什么劫不劫的,你少在哪里危言耸听。”

易林哂笑道:“我能够在你一句话没说的情况下,猜出你是大理寺的高手,这次要护送名剑青离进京,而且路上遇到了点麻烦,你还觉得我是一个累赘吗?这条官道上,杀人越货时有发生,还望官爷自己思量思量。出门在外,多结交结交朋友总是没有错的。”

易林一提青离二字,客栈里的人顿时都表情紧绷了一下,神色异样,有意无意地望向了这边的情况。那男子更是脸色不善,隐隐有些铁青,似有怒气。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