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欢声笑语(1 / 1)

平日里孩子们上学,巧儿家的橘园是村子里为数不多的地平又靠马路的一个。每到周末和寒暑假,村子里的孩子们都喜欢来到巧儿家的橘园下玩各种各样的游戏。他们三个一群,或者五个六个一起,有时候他们一起玩躲猫猫,有时候一起要过家家,有时候一起玩抓石子。整个村子里,地方不大,却有好几座山,有几个池塘,还有很多块大大小小的橘园。孩子们的嬉笑声是那么的青翠,仿佛从山的这头传到了那头,而这时还有很多人都在田间地头忙活着。有一次,天刚刚亮,巧儿就被妈妈喊着去地里收花生,巧儿的奶奶还喜欢把花生称为“落花生”,也许是时代不同,就连实物的名称叫法也不相同,而在语文书中,有那么一篇“落花生”的课文,却牢牢被巧儿记在心中,原来落花生才是最早的衍生语。

花生地在离家几公里的地方,靠近山边,他们带着农具和“小板凳”,这小板凳可是巧儿爷爷奶奶那时就有了的,虽然年份已久,却还保存得很是完整。由于天气炎热,他们还带了很多水,听起当地人说,那边山上的土质非常高,很适合播种花生,果真,那次收了几大箩筐花生,旅途不近又没有拉车,巧儿爸爸只能一旦一旦挑回去,很是艰辛!对于巧儿来说,收回的花生味道特别甜香,就像牛奶一样……还有山上的蚂蚁也认识了巧儿,很是乐意一起玩,那蚂蚁黑黑的,个头很大,但是不咬人,也没有毒,像个小跟班似的。

村子里除了巧儿是女生外,还有两个女生,但是年龄比她大一点点。其他的都是男生,所以,每次玩的时候男生总是人数很多,嗓门很大,劲头很足。人多的时候就围着橘园里的橘树转,闲来还要摘一个金灿灿的橘子尝尝,很是甜美。这场景要是被大人们看到了,可就要说闲话了,可巧儿家的橘子就没有那么多讲究,“只要孩子们玩的开心就行,”这可是她的父亲说的。

说起来可能不太相信,每到橘熟之时,橘园里的橘子个头又大又甜,村里人都羡慕的很。有人说,是肥料加的好,我人说是枝头修的好,也有人说笑的讲是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传递给了这片又大又整齐的橘园。热闹总是好的,有人却喜欢安静,有人也喜欢热闹,老人们就最喜欢热闹了,因为年龄大了,走路不方便,只能在家呆着,可家里又有谁能热闹点呢!原来啊,小孩子们最能让爷爷奶奶们开心啦,她们自由、无拘无束、放的开,虽然有时候还会有点儿作业,可认真的去写,也难不倒她们。

巧儿的小学,离家里不远,学校的操场上,巧儿却意外的发现了绿。那满地的橘树,犹如校园卫士!无论怎样的寒风冷雨,依然伫立在那里,毫不畏惧!“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这橘树的精神也告诉了我们一种顽强的精神。这种橘树精神,也是我们对生活的态度。面对困难,不能放弃,要敢于挑战困难。

待巧儿长大,回想起小时候的一幕幕,除了那人之外,还有那熟悉的橘树,特别是橘子花香,每每想起就会从鼻尖处出现一股特别的香味,那香味只有喜橘的人才能嗅出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