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 朕的儿子果然出息83(1 / 2)

黎明破晓,天空泛起一抹鱼肚白。

张鹤龄草庐之外,诸葛清岚回归之前,暂代他总理朝政的荀方此刻恭敬地站着,眼中说不出的欢喜。

听到里间声音,荀方当即入内,看着躺在床榻上的齐帝,激动的都能落泪,

苍天垂怜,陛下健在。

不然太子不中用,吴王多阴诡,魏王汉王偏偏是两个人,陛下驾崩,无人继承大位。

“这些日子,朕不在,辛苦荀卿了。”经过一夜治疗,精神恢复的齐帝看着荀方道。

“为陛下分忧,乃臣子本分。”荀方当即道。

因为老了,所以便会让人低估,让人觉得老了不敢再闹大的动作,否则闹到一半,突然暴毙了,便是笑柄。

“他们这是要你荀家效仿袁家,都是把自己当成朕了。只不过你和丞相若真有心如此,不如直接让安乐王兄来。”齐帝嗤笑道。

这个倒也在他意料之中。

在这里,汉王是优势最小的。

“好,荀卿,你带人包围袁家,再将老大老二手下这些人整一份你名单出来给朕。”齐帝道。

荀方不敢搭腔,他其实颇为苦恼的也是这一点,陛下的这几个儿子着实出色,尤其是魏王和汉王,要是魏王和汉王死掉一个,他倒也不纠结了,直接扶持那个人上去就好了,吴王这诏书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有问题,而太子,上次西凉之事,太让人失望了。

只是没想到人家是颗芝麻汤圆,最后一群人玩翻车了。

“拉拢宗亲,进则夺嫡,退则割据一方,他也是好算盘。荀卿,你说朕是不是生了三个好儿子,若是哪一天朕真的死了,老大立刻割据兖州、豫州,老二割据益州、凉州,老三那个混账不用说,还能占据扬州、荆州。真是出色啊。”齐帝怒极而笑道。

“回陛下,汉王近来频繁前往黄天观,黄天观情况特殊,臣也不敢多打探。只是汉王和地公将军一脉走得很近,而西城门守将出自地公将军一脉。这些日子以来,西凉、巴蜀也有些异动,马长风逼近萧关,若是长安事变,殿下怕是能立刻出关,割据巴蜀、凉州。”荀方道。

而只要他们同意,纪仁这边操作,张景寿就自然而然地上去。

荀方没有纠结安乐王的问题,而是道:“魏王、汉王来我府中,还透露了一个消息,吴王写信给他们,倘若魏王、汉王愿意助他,他愿意和魏王、汉王平分大齐,准许他们离开长安就藩,做实权藩王。”

尤其是汉王,魏王多少还是个长子,如果他能让太子提前寿终正寝,然后质疑吴王诏书真假,论长,他就上去了。

不过,有一说一,如果真要这么做的话,那无论魏王还是汉王都不是最好的人选,因为他们在朝中都有根基,最好的人选其实是安乐王。

只不过不知道张景寿上去了,摊上这么一个皇帝,会不会太折磨师兄。

主要是借此来表示吴王不堪重用。

荀方不敢搭腔道:“除此外,魏王麾下还有一人,凝聚典韦法相,也入天王,北城门大军应当落入他手中,若事不可为,魏王率虎豹骑出京,占领兖州、豫州都不难。”

而权力是自上而下的,同时也是自下而上的。

现在这情况,他们不能不动,但又不能有大动作。

“张神医,朕如今可以离开吧。”齐帝又看向张鹤龄道。

虽然早就猜测到了,但真的看到这一幕,齐帝还是忍不住想杀人。

“臣遵旨。”荀方躬身行礼。

就像汉朝诸吕之乱后,汉朝臣子一番商议之后,最后选择了汉文帝登基,主要就是因为当时的汉文帝平平无奇,一群人以为他是个和汉惠帝差不多的皇帝,好对付。

他有把握让诸葛清岚和荀方同意。

“朝堂诸卿对陛下忠心耿耿,此次虽事发突然,但并未生乱。”荀方回道,毕竟之前预演过了,有他在,这朝堂还压得住。

有些事情可以做,但不能弄得人尽皆知,就像弑君,历朝历代都不少见,但像司马家做的那么糙的是真罕见。

“够了,有伯义在,不用朕动手。伯义,走吧,陪朕去见见那个逆子。”齐帝道。

荀方听到这里,连忙开口就想替大家辩解一下,但还没说出口,就被齐帝打断道:“不谈他们,朕那三個好儿子如何,据实说来,不得隐瞒。”

禁军,天武卫,太子全都安插了人,他这个帝王是真的活太久了。

“袁家呢?天武司如今应该已经在他掌控之中,但赵渊不会。太子应该不至于只有这么些手段吧?”齐帝道。

假如诸葛家和荀家支持他们,那剩下来的一切就简单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