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气功(1 / 1)

原来中医治病也能这么快?落枕的进来,几下简单的放松按摩之后,几根手指压在穴道上另一只手把患者颌骨自左下向右上一顶一声哎呀还没出口,那本来僵硬的脖颈已经恢复自如了。

今天最后一个号是一个头疼低吟的中年男子进来,杨教授略略问了几个问题号了下脉之后确诊为三叉神经痛,这与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息息相关,一幅药方信手拈来,患者却因为实在疼的受不了不肯走让大夫给想想办法:“杨大夫,我是实在没法子了,以前去医院大夫就说是三叉神经疼,给我开了些止疼药,可后来这些止疼药的效果就越来越差了,求您给想想办法我这实在是顶不住了,和您说实话我这两天晚上没睡觉了。”

听了他的话杨教授示意常明冲一旁的柜子中拿出一套针灸用银针,用酒精棉一一消毒之后手持银针,对这常明道:“注意看着,针灸讲究轻重缓急,快进慢提和慢进快提的效果都是不一样的,你刚接触中医学习到穴位了,那我针灸的这些穴位你且记下来,我和你讲讲针灸里的门道。”

一边说着,两手也不停左手按在那男子的头顶的百会穴上,右手一抖那银针已经没入脑袋进去大半之后之间那两指间的银针被手指捻动又缓缓的进了一分,待教授手送开银针还有一半长度在外边微微颤动。接着杨教授一根接一根将银针插入患者的上星,神庭等穴道直到下关穴这十几根针在病人脑袋上晃悠的常明嘴角直抽抽,他在心里感叹:“中医针灸,居然恐怖如斯?咱们老祖宗是怎么摸索出这些穴位的,把针往自己脑袋上扎吗?”

一边下针,杨教授一边说道:“针灸,一般有缓解局部疼痛,放松肌肉和舒筋活络的作用,这是被社会所承认的,也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推广的。针灸下针顺序讲究从上至下,讲究一个浊气下排。当然不是所有人都能针灸的,比如糖尿病人,凝血障碍,有皮肤病的。”

等针扎完,杨教授问了一句:“常小子,你相信气功吗?”这还用问,自己把气都练出来了,又怎么可能不信呢。于是常明答道:“信啊,上次我问您小周天就是想知道气的具体运行路线。”

“我就说吗,怎么突然会问关于小周天的事。这小周天呢,最早出现在丹道还是练气已经不可考证了,不过如果有了气感且可以做到行小周天身强体健百病不生倒也不是假话,你来看。”说着杨教授意见指着位于那男子的百会穴的银针说道。常明立刻走上前来,只见那银针尾部本来静止的状态,随着杨教授手指隔空一点兀自颤动起来。

常明以为是患者自身的抖动引起的银针颤动,却发现其他几处穴位的银针安安静静没有一丝抖动,这让他大吃一惊想想杨教授的话,不由吃惊道:“老师,这,这是气功?”看他惊讶的合不拢嘴的样子,杨教授笑咪咪道:“是啊,若我没有气感又怎敢说气行周天可以百病不生呢。”又看了看表,开始起针。

待把针起完,坐在凳子上的男子转了转头,一脸不可思议道:“大夫,真的不疼了,一点都不疼了。大夫你是气功大师吗?真是太神奇了。”那满眼的小星星绝对是铁粉级别的。

时间也不早了,打发了这最后一个病人。常明向杨教授请教关于气功的问题,杨教授道:“气功目前被认可的是硬气功,但气功其实可以分为动功和静功。动功就是在运动中练功,一般这种气功都在武术流派中流传如峨眉十二桩,太极等利用步伐动作配合练气口诀促成气的运行也就是俗话说的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单纯练皮肉骨骼的那叫外家拳,反之则叫内家拳。而静功就是通过调整呼吸坐卧由内而外的一种功法了,单纯的静功非常少见,我练的是道家的八段锦勉强也属于静功。”

常明听的似懂非懂,问道:“那每个流派的气功都会让气按照小周天的方式运行吗?”

“哈哈哈,小周天只是道家才有的法门,我也是因为练的是八段锦才知道这么详细,据说这个之上还有大周天,不过非练气大成这气外放都困难,环绕自身运行简直就是天方夜谭。”杨教授很是高兴有一个对气功好奇的学生能让他显摆显摆,自从他几年前练出气感向别人说起,别人都认为他的气功是骗人的,这让他很是郁闷。

见杨教授高兴,常明立即趁热打铁:“那教授你练出的气会不会消失啊?”

“会啊,人吃五谷杂粮就要新陈代谢,这气如果长期不练就成了无根止水无本之木,自然是会消失的。”

常明可不是问的这个,而是会不会有气息运行中被穴道给吃掉的。于是换了种问法:“老师,那你在运行小周天的时候有没有气息消失的情况呢?”

杨教授想了想道:“你要是感兴趣明天早晨六点可以到学校假山那边的树林去找我,我每天在那里练功,倒是可以教教你,不过这样你得叫我师傅才行,法不可轻传,老师教授什么的可不行。”对于这个很有天分的学生,他早就有收入门下的想法,现在能对气功有兴趣更是投了他的缘分。

常明也不知道他这边练着启灵经,能不能再去修行一门八段锦,不过如果能拜入杨教授门下,就算学不到这八段锦单就是他这一身医术绝对的不亏啊。于是常明连连答应,一口一个师傅叫的亲热,甚至提出是不是需要买几斤猪肉给师傅送家去,再敬上一杯拜师茶。

看他这么上道,杨教授那是老怀大慰啊,越看越觉得这个徒弟顺眼,没说的带着常明就回了大学附近的家属院。对于拜师的礼仪啥的杨教授倒是不在乎,不过去家里认认门就很有必要了,以后有个事啥的让年轻人跑跑也合适,总不能就利用课间给这个入门弟子补点课外知识吧。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