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此事非同小可(1 / 2)

“宜之,此事非同小可,你可有证据?”

“伯父,祺就是证据,祺原本是冀州北部督邮,罢免解渎亭周围的县尉,收拢县兵,就是祺经手的。”

崔烈喉结一动,有一个缓缓的吞咽动作。

随后两手一拍,互相握了握。

又一咬牙,发出咯咯之声。

“宜之,你先在家中稍待,某即刻进宫,将此事告知张常侍,让他详查。”

崔烈做事也算谨慎,这种事情不能直接通报给有司或者皇帝。

毕竟崔祺他不熟悉,一旦有诈,自己便是诬告。

而告知中常侍张让则不同。

张让是皇帝的近侍,自己风闻言事,请张让调查。

要是查出点什么,那是功劳,要是查不出什么,也算尽心尽力。

至于崔祺,崔烈定然不能放他随便离开。

安抚几句后,崔烈自后门离开。

应该是更衣去了。

崔祺也演完了,长长吐了一口气,来到桌案前,悠悠然端起茶杯。

这么好的茶得细细品,要不然就浪费了。

崔烈换上朝服,头戴进贤冠,身上一件黑色直裾,露出干净整洁的圆领。

自从去年被曹嵩接替了太尉,崔烈已经许久未进宫了。

万一崔祺说的是真的,自己没准能重新获得皇帝的重视。

上了轺车,崔烈催促御者速速前往上东门,直接到北宫寻张让。

此时接近正午,暑气正盛,东郭没有什么人出门,街道也显得空旷。

御者加速,轺车在街道上狂奔起来。

忽然,远处传来一阵惊雷般的声响,御者判断,前方巷子也许有轺车驰骋。

出于经验,御者将轺车减速,果然有一辆轺车从巷子里冲了出来。

崔烈被晃了一下,衣冠散乱。

正要骂御者,却见前方轺车上坐着一个熟悉的背影。

曹嵩,那个老匹夫,他不是说要回老家吗?怎么还没走?

崔烈三年前花了五百万钱买了司徒。

后来皇帝下诏,命崔烈迁太尉,又让崔烈上交一亿钱。

皇帝想钱想疯了,即使朝廷任命,官员也要拿钱。

官员交钱的数量很好算,俸禄一石交万钱。

太尉俸禄万石,要交一亿钱。

崔烈一气之下,告病不朝,不久就被皇帝罢免了。

崔烈本以为没有人会买太尉,皇帝能降降价。

可偏偏有能人。

曹嵩上交了一亿钱,拿下了太尉一职。

“追上他!”

霎时间,两辆轺车在街巷上追逐了起来。

曹嵩看到身后的崔烈,命御者放缓速度,崔烈也命御者缓行。

“威考兄,你被罢官一年多了吧,怎么还在雒阳?”

威考是崔烈的字,听到曹嵩这么一说,崔烈冷声道:“巨高兄,吾倒是想回去,但吾儿崔均侍奉天子,还要吾帮衬。”

崔烈故意说出这话,原因很简单。

雒阳无人不知,曹嵩父子就是个笑话。

不像崔烈和崔均这般父慈子孝,曹操是个十足的叛逆。

曹嵩是中常侍曹腾的养子,曹操也理所应当的被视为宦官之后。

但曹操却不似其父,和宦官一点也不亲近。

担任雒阳北部尉时,更是打死了中常侍蹇硕的叔叔。

现在曹操又跟随袁绍,支持士族,和曹嵩对着干。

今年四月,汝南黄巾再起,士族联名上奏,迫使皇帝罢免了曹嵩。

汝南是什么地方,袁氏的老家。

那里闹不闹黄巾,还不是袁家说的算。

联合攻击曹嵩,明摆着就是士族的套路。

老子被士族攻击,儿子还跟着士族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