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47(1 / 1)

2020.2.11,关于自律

没有必要完全戒除手机,在现在的时代,手机已经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但是,最朴素的一个道理,就是不要为了看手机,而耽误了正事,现在学习就是正事,等出来工作了,那具体的工作安排、任务就是正事。

假如因为手机,对正事不管不顾,就属于沉迷。但是,假如没有再看手机,仍然对正事一拖再拖,不看手机就失去了意义,最正确的价值观是,先把该做的事做好,再做自己想干的事。

我为什么如此害怕自己沉迷于手机,就是因为正事还没干,目标没有完成。所以,重点不在手机,重点在于每天该完成的要做到。

就像是学生时代,不管想要干什么,是想要掌握一些学习方法,还是想要自己加练,或是想要梳理总结今天学习的知识,都要等到先把今天老师布置的作业做完,再去做这些事情。

一些很简单的事,主要靠自己自觉,就比如,自己脱下来的袜子,就可以自己洗了,然后拿去晒。

我觉得在家里,不是只要学习就可以了(父母的溺爱,会让我们不能独立,除非以后不要一个人生活),因为出去以后,什么事都得靠自己。

但是我清楚自己太懒惰,所以在外面,过的很邋遢,其实道理都知道,但我就是忍不住啊,因此,我想要趁着放假回家的机会,让爸妈监督我,改掉懒惰的习惯。(可是我妈完全都不能理解,说了听了,最后还是跟以前一样,替你把家务活干完了)

而不是继续让他们帮我洗衣服,我觉得有些习惯,靠自己是很难改变的,就比如,如果没有人帮忙监督,光靠老爸自己,是很难做到戒烟的。

并不是长大了,就不用别人监督了。就是因为自己很难改变,才需要人帮忙。

再比如,很多人都会想过去军队锻炼自己,为什么,就是因为军队有严格的纪律,可以帮助他们改掉改不了的坏习惯,所以经常有人说,去了军队回来,就像是变了一个人一样。

PS:

今天在抖音看到一个视频,文案写的很好,拖延的人之所以行动不起来,不是懒也不是能力不行,而是情绪上出现了问题,让你面对压力就想逃避,要是强迫自己自律,那就是跟自己对抗,给自己凭空制造压力。

压力大了以后,自己在情绪上就会更焦虑,陷入更想逃避的恶性循环,从我们自己的角度来看,我们不需要逼着自己自律,首先是要帮助自己放松心态,找到情绪上的关键点,消除对未知的恐惧,不再内耗,根本不需要什么自律,你自己就会发现,行动比拖延更舒服。

PS:时隔三年再回来看看当时自己对于自律的一些思考,确实给了我一些新的启发,那时的我,虽然做了一些反思,但是想的太多,做的太少,对于结果并没有什么帮助,反而陷入了严重的精神内耗,怀疑自己,否定自己,很难改变自己的认知,很难去行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