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杀(1 / 2)

人的意识包括觉醒状态和意识内容。

麻醉后,觉醒状态关闭,但意识内容还有活动(包括感知、语言、思维、学习、记忆、定向和情感等心理活动)。

麻醉过程中,意识功能分成四种:

一,有意识的知晓,有清楚记忆。

二,有意识的知晓,无清楚的记忆。

三,无意识的知晓,无清楚的记忆,但有模糊记忆。

四,无知晓。

这个画家能够明显回忆起来,就是“有清楚记忆”。

看描述,情绪波动很大,说明当时这位画家被麻醉过程中也有意识。

他针对“一般人”加大了麻醉剂量,但显然对这位画家而言麻醉剂量小了——得按照“一般人”的致死量给他打!

白钰思绪已定。立即跑过去处理。

“你是……想处理这件事吗?”江晖出声询问。

白钰看一眼江晖,避重就轻,“我提交了离职申请。”

“啊?”

江晖不理解,“你被人欺负做事,也不需要离职啊。现在找工作多难啊。离开公司,买块肉都麻烦得要死。”

没错。

末世生活哪里还有什么秩序?

底层人民的世界因为资本的脱手,不少人重新站出来制定规矩,造成了市场的混乱。

但白钰就是从底层出身的,他懂得如何生存。

白钰避开江晖大少爷的追问,拿出工作站离开公司。

“喂!有什么事可以和我商量啊!”江晖站在公司地盘上喊。

回去之后,白钰立即收拾好能用得着的东西,抱起小语利落地给她脱裤子,“小语,尿尿。”

小语蹲在地上,只尿了一点。脸上没有一点波澜。

白钰立即给她又穿上裤子,另外多加了三件外套,多套两条裤子,整个人包得严严实实。最后将小语塞进一个大号的密码箱中带走。

自己的东西只有一个背包。

关上门,白钰托着行李箱找到小镇上拉鱼货的司机老刘。

“刘叔,去不去万阳?”

万阳是华阳东边的城市,也是这附近最大的城市。

老刘回头看一眼白钰的箱子和背包,抽着一根旱烟,敲敲车窗,“副驾驶能坐。箱子要么扔后车座,要么扔后面。”

零下十几度的室外天然就是大冷库,不需要再另外打造冰箱。

所以普通的货车也是一辆冷库车。

“价钱,至少这个数。”老刘张大手掌比了“5”。

公交车早就停运了。

想要离开,要么自己开车,要么搭车。

开车,车油需要另外从油道贩子手里高价买。

搭车,公司的车很安全。剩下的,全看眼力与运气。

白钰掏出500给老刘。

老刘咬着烟,眼睛眯着数钱,给了一个笑脸,“上车吧。”他打开车。

白钰抬起大行李箱。

老刘拖着行李箱,甩手扔狭小的后座室。

白钰看一眼弹起来的箱子,视线跟着上下动,到底什么都没说,借着老刘手上的力爬上一米二高的车室。

老刘下车检查一遍鱼货,关上车厢,上车点火。

车子驶动,厚重的轮胎在结满冰面的道路上行走。

路边的建筑往后方移动。

高楼大厦在阳光下看着依旧辉煌,显示着曾经的都市亮丽形象。

细看之下,则能看到大楼爬满了大块的冰棱与积雪,因为没有人居住和清理,窗户里的景象都是暗沉与破旧不堪。

若是用望远镜看,能在一个个窗户后面找到人类、家畜尸体。

“还好昨天下了雪,道路好走了。我和你说,你这是赶上了。我一个月只去一回东阳。今天是天好……”老刘没话找话。

白钰随口“嗯”了一声,视线从后视镜里观察后方的箱子。

箱子丢在座位上一动不动。

白钰能从小小的孔中看到小语的衣服。

“老弟,你去东阳那边干嘛?”

货车司机要么话痨要么沉默寡言,两个极端。

说话能很好醒神。

白钰碍于人情与安全考虑,不得不开口,“想换个工作。”

“大城市待遇好啊。咱们华阳人太少了。白天在路上都看不到人,跟鬼街似的,渗人。还是你们搞技术的强一些。我们干苦力的就没机会了……”

给一个话题,此人能絮絮叨叨好久。白钰偶尔说两句配合搭腔。

车子很快开出城区,向冰面驶去。

冰冷期到来十几年,街道维护早已没了人。

曾经的道路很多已经废掉了,只有这些老司机们按照经验“走”出的新路。

老刘沿着河道挂一档转悠,时不时下车确定道路。

“诶呀,一下雪这道就看不见了。”老刘抱怨。

白钰悄悄给后座的箱子拉大口子,口子对内不容易被发现。

手伸进去找到小语的头,还行,没烧,也没有冷。

摸到鼻子处,鼻息正常。

白钰抽回手,跟着老刘出主意,“不能直接从冰面走吗?”

“不行啊。现在有不少挖冰的,直接从河面凿冰拿去卖。”

“凿开的河面因为温度很快又结冰,但与周围的冰层比,只是薄薄一层,别说过车,人上去都够呛。”

老刘看着冰面骂道,“这该死的挖冰的。挖的冰面厚薄不一。当一脚还很安全,下一脚直接跌进去。一年不知道死多少人!”

这帮司机踩着无数前辈血的教训走出了一条路。

但这条路因为一场雪暂时看不到了。

“嘶。温度好像更冷了。”老刘跺跺脚,摸出烟抽。

“融雪天就是冷。”司机嘟囔一句。

白钰盯着河面观察,“路是在这附近吗?”

“我感觉不会错的。大概就是这附近。”老刘说道。

白钰点头,“你上车,我们再看一遍。”

老刘瞅他一眼,叼着烟爬上驾驶位,缓缓行动。

白钰观察着冰面上雪的深浅。

阳光反射下,很多细节不便观察。

“那里!”白钰立即指出一条道,“那里有一条清晰的道。”

老刘仔细瞅,没太看出来。“你咋确定?”

“因为光线问题。其它地方雪都是均匀的,所以光的折射也朝向一个方向。但是本身就是道路地方的雪不同。”

“它是一个中间低两边高的痕迹,光只能反射,且是反射进凹地里。”

“也就是别处是折射,过了固定的点是能看见这个地方。”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