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生取义(1 / 2)

血洗邱家,只是暴风雨的前奏曲。

清秋想不通他们为什么放过自己,更想不通还有什么阴谋等着自己。

江湖有江湖的规矩。

清秋战惊弓,邱凌为马夫。此等盛举,早已在江湖中越传越神了。

清秋是英雄,谁敢妄论?更何况是妄杀了。

名,成也江湖,败也江湖。所以说决策不仁,以侠客为刍狗。

邱府灭门的第二天,盟主殿就一纸追杀令传遍江湖。

令文如下。

令谕江湖诸侠士:

易清秋恃功自傲,长期盘踞邱府。邱府掌门人多次言商未果,致使易清秋恼羞成怒,携明派明从善(叶流善)血洗邱府,致邱府灭门。此举人神共愤,望江湖诸侠士通力合作,诛此忘恩负义之小人,以慰邱府在天之灵。

赵陨

风起云涌的江湖,又掀起腥风血雨。令文只字不提清秋重伤未愈,也不提尚有重伤卧榻在床之叶凡。

江湖要你无名,你只能无名。江湖要你死,你只能死。除非顺应时代,识时务为俊杰。

毕竟大多数的真相,掌握在极少数人的手里。

决策不仁,以生灵为刍狗。

多少无辜的人被蒙蔽,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已现安定繁荣的江湖,多少人又要背井离乡,妻离子散。

无辜的人,为无辜的事,付出了无辜的生命。

他们有坚定不移的信念,前赴后继的精神。只怕决策不仁,当以他们为刍狗。

天道不公,唯有死而后已,却无法彰显身后功名。兴许枉死他乡,遭人唾弃。

雨不急。

清秋不急。

马就更不着急了。

车厢里的叶流善不急,叶凡已经睡着了。

马车慢慢地停了下来,有人挡住了去路。

“杀惊弓之箭乃天下盛举,为何要屠邱府满门?”

清秋一惊,这是要他百口莫辩,随既又释然。

“车内有重伤的病人,我也有伤在身,我能血洗邱府?”

四十上下的中年人,背背宝剑,举着把油纸伞,立在路中间。

独来独往的人,肯定有辩清事非的能力。

清秋是这样想的。

“惊弓叫嚣盟主殿,我在。盟主殿十七人通力合作,杀惊弓易如反掌。一群贪图安逸,坐享荣华之辈,如何能统帅武林?”

“现在是越来越过分了,竟然用莫须有来加害后起之秀。”

中年人拂袖而去。

二个三个惊弓之箭都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心坏了。留惊弓是激励江湖人图强;也给那些伪善的人敲个警钟。结果呢?丢脸的不仅仅是江湖,还有师门。

中年人是北海剑派的执刑长老岳不一,也是盟主赵陨的师伯。一向嫉恶如仇,行走天下,代北海剑派,掌天下刑罚。

惊弓之箭俩兄弟全凭喜好行事,无有大恶,是以任之。江湖之大,藏龙卧虎,那是几个惊弓可比?

清秋没有猜错,中年人是北海剑派的掌刑长老岳不一。

行走天下掌刑罚的只有二个剑派。北海剑派是一个,还有一个是五岳剑派的聂无二。而这二个剑派,在江湖中更是鲜为人知。掌刑罚的俩个长老,行走天下,几乎不为人知。

雨,依然在下。

马车,依然前行。

车上的清秋轻皱眉头。

路,还很长,长得似乎没有尽头。

叶凡的伤,渐渐好转。但也经不起这样的折腾。

清秋的眉头皱得更紧了。天大地大,何处藏身?又何以为家?难道注定了这辈子地坎坷?

清秋不服,所以要抗争。与天斗,与人斗,与世事抗争。

不服,就昂起高傲的头。

眉头散开了,傲气凌云。

七个人,淋着雨,拦在路上。

清秋跳下马车,一抱拳,略弯腰,彬彬有礼道:“谁能告诉我,谁策划了这次的截杀?”

北海七剑之一的老大百里咏华上前一步,一抱拳道:“在下不才,谈不上截杀,只是赴死而已。”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