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辰宁的列车(1 / 2)

穿过华临街,漂浮于半空的磁悬浮列车缓缓转了个弯,车内很平稳,只有桌面杯子中的咖啡微微荡起的波纹显着这辆列车正在运动着。坐在这样的列车上是分外舒服的,尤其是在这种黄昏的时候,堪称绝佳的享受。

坐在窗边的人欣赏着外面的景色,夕阳的余辉还未消散,照撒到层层拔地而起的高楼上,玻璃折射着光,形成梦幻的光彩。沿着高楼大厦的空隙,列车缓缓行驶,每穿过一栋大楼,都能看到折射出来的不同光彩,配合着那一点一点移动而暗下来的天空,颇有一番风采。

杜涵端起桌上的咖啡,品了品,看着窗外的景色,很是沉醉。大厦亮起了一盏盏灯,一片片的,陆地上各种灯也接二连三地亮了起来,底下的磁悬浮列车亮着红的绿的光,缓慢前行。

各色的光把辰宁照得繁华。

杜涵喜欢这个时候的辰宁,尤其喜欢坐在列车上欣赏着这个时候的辰宁。

当然,杜涵最喜欢的还是夕阳的光即将散去的片刻,辰宁上空出现的点点闪烁的星子。光,地面上有,半空中有,天空中也有,完成日与夜的斗转星移变化,这就是杜涵认为辰宁最美的画面。

他记得自己第一次来辰宁时,就是在这日夜交接的时候,也是坐这路线的磁悬浮列车,只不过当时列车的速度可比现在快多了。

椭圆形的大厦映入眼帘,顶端半隐于夜色的天空,隐隐有星星的光芒,列车动着,那组成的画卷也跟着流动。不同于一般的电子玻璃屏幕,椭圆形大厦没有一块玻璃有显示功能,它那时刻流动而变化的画卷是卡勒大师经过特别设计,仅仅只是通过光与折射而形成的视觉画面。

这幢透露着浪漫与艺术的大厦却不是什么艺术中心,反而是联邦的科技中心。卡勒大师设计的科技大厦,没有什么绚丽到让人挪不开眼的科技体现,也没有什么科技带来的新生与朝气,走向了与之相反的古朴和浪漫。

卡勒大师说过,技术,总是冰冷的,总要来点艺术,让它有点温度。

其实,科技大厦的星图据说不完全是卡勒大师的杰作,因为科技大厦进行过更改,更过的科技大厦也就是现在这样的,在古朴和浪漫之下隐隐增加了一丝神秘色彩。而卡勒大师是个极为严格,堪称钻牛角尖的人,他的作品只有达到,他满意到无法挑出一丝不满才会作为卡勒大师的作品公之于众。

早已完成并使用的科技大厦,定然是卡勒大师不会轻易否认的作品。

但是这个作品更改过……

这当然可以说,卡勒大师灵感突然来了,就更改了……但是卡勒大师本人是个对艺术很严谨的人,如果他不满意其中的某一处设计,那他又怎么会一早就设计成这样?如果他是突然间不满意,那怎么之前这么长的时间里,他都是对着科技大厦赞不绝口呢?

所以,各种流言就来了。有人说,卡勒大师沿着疏影河散步的时候,一个乞丐酒后胡言乱语,当着卡勒大师的面对科技大厦指指点点,大放厥词,但阴差阳错中让卡勒大师找到了问题;有人说,卡勒大师在去朋友家做客,与友人交谈之际,友人委婉表达建议,然后卡勒大师便更改了科技大厦;也有人说,卡勒大师在探讨学生作品时,意外发现了某位学生的绝佳设计,从而将这设计融入到了科技大厦……

无论那个版本的留言,可以肯定的是,卡勒大师是经过了某位经意或不经意的启发,这才更改了科技大厦。

杜涵对艺术并不感冒,而知道这个在艺术界的事是因为,他曾经交往一个学建筑的女朋友,她有段时间疯了一样要去考库罗兰艺术学院,也就是第一美院,因为她坚信那个让严谨的卡勒大师一定要更改科技大厦的人就是库罗兰学院的学生。

当然,无论杜涵对艺术感不感冒,像科技大厦这种艺术建筑品,是绝大多数人都能欣赏的美。列车悠悠行驶,透着玻璃,远远望着,仿佛迷你星河。

“打扰了,先生。”一位制服的管理员打断了他的思绪,“我们例行检查,请您配合一下。”

杜涵回过了神,咽了口咖啡,微微点了点头。他将咖啡放到桌上,站了起来,扫描仪扫过他的身体,然后又扫过他的手提箱。

扫过箱子时,“滴”的一声闪过红点,杜涵眉头一愣,管理员说,“我们能检查一下您的箱子吗?”

“请便。”杜涵说。

箱子打开,管理员翻了翻,发现一个黑色的如同匕首柄一样的东西,管理员拿起来,看了看。

杜涵解释:“军营里的纪念品。”

管理员点了点头,确认了这东西属于小物件范畴的东西,然后对着杜涵说:“是这样的,为了乘车人员的安全,现需要您打开个人端报备。”

杜涵问:“那我的刀是……”

管理员将刀递给了杜涵:“既然您有军籍,那您自然是有拥有军刀的合法权利。真是抱歉,打扰您了,祝先生您休假愉快。”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