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1 / 2)

  众人却读懂了他的意思,官府的粮不够供给流民,这才需要征收他们手中的粮食。

  早一日收到粮,就能早一日救助流民,但流民的问题已经拖了这么久了,如果实在收不到粮,那就晚两天救助流民,对他们这些官员而言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

  看粮商们陷入沉思,孟临知接着道:“前方战士们在拼命,后方的我们也得出份力,大家齐心协力,缈州才能早日回到正轨。”

  这时,坐在最角落中的一个粮商频频点头,似乎很赞同孟临知的话,他应声道:“我等都是缈州人,现在故乡战火燎原、同乡频频遇难,理应在能力范围内伸出援手。”

  孟临知看了这个粮商一眼,心想还是有明事理的人的,他和风细雨地对这个粮商道:“这位兄台是……”

  时禹帮着介绍:“这位是永粮粮铺的严宵严老板。”

  孟临知从善如流:“严老板大义。”

  严宵笑呵呵地抱拳道:“孟大人客气了,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孟临知颔首,已经给了这些粮商一巴掌了,也该给点甜头了,恩威并施的效果才是最好的。

  于是他接着道:“我知道按照这个价格向大家收粮,大家心中肯定会有不满,我们也不会让大家吃亏,在战后会给大家提供一些好处,比如……降低诸位的税赋。”

  一听这个,这些粮商终于来了兴致。

  在齐国四民中,商人的地位为最末,每年要上缴的税赋繁重,如果真的能够降低税赋,那说不定能比他们现在炒粮价带来更多利润。

  严宵今日来这里,本来就是下定了主意要向官府供粮,但有送到手上的好处,他肯定也不会拒绝,于是严宵好奇道:“不知孟大人愿意让几分税赋。”

  孟临知没说话,只是比了个“一”。

  税赋降一成。

  几人在心里算计了一番,眼睛猛地一亮,一成的税赋听起来不多,但这可比他们现在卖高价粮赚得多多了,绝不算吃亏!

  现在高价卖粮,一方面是名声难听,另一方面也不是长久之计,倒确实不如把粮卖给官府,不仅能搏回名声,还能与官府和朝廷打好关系。

  但有人听到这个数字,心中仍有不满,试图讨价还价道:“这一成是不是有些太少了……”

  时禹睨了此人一眼,发现竟又是频频闹事的冯姓粮商,有些不耐烦道:“冯老板,别太贪心,对你而言,这一成可不少了吧。”

  冯老板看时禹似乎也来气了,这才低下头小声嘟囔了几句,但到底也没再说什么。

  话谈到这儿也差不多有了个结局,严宵站起身来第一个道:“我没有异议,愿意将铺子中剩余的八成粮都交给孟大人和时大人。”

  接着又有几人来与孟临知核对细节,表示愿意将粮卖给官府。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