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54(2 / 2)

  胡康神色激动,忍不住骂了阴损的孙讯一句。

  孟临知阴阳怪气地鼓掌:“真是精彩,一环套一环啊。”怪不得这些年无论孙讯如何打骂,虞音都不愿和离,原来是错把孙讯当成了恩人。

  虞氏也真是惨,被孙讯骗得家都垮了,却没发现孙讯的真面目,没还以为孙讯是来救他们虞氏的善人。

  唏嘘到一半,孟临知又品出了点不对劲:“你是怎么打听到这事儿的,知道这事的人很多吗?”

  “嗐,我在榕州碰到了一个做工的大爷,我说我离乡多年,再回来却发现榕州已经大变样,连小时候常见到的虞氏商号都没了。他看我说到虞氏,便跟我讲了这件事。知道此事的人估计还不少,你瞧,毕竟一个和虞氏没什么牵扯的大爷都知道这事。”

  闻逍皱起眉:“你知道这事是什么时候曝出来的吗?”

  “这个我还真不清楚,”胡康挠挠头,“但在榕州城内流传开来的话,应该是虞老爷子的儿子去世之后了。”

  也就是说,在虞音的父亲去世后,这个小道消息就在榕州城甚嚣尘上,那赶回榕州奔丧的虞音会听到这个传言吗?如果听到,她又会有怎样的反应?

  ……孙讯的死,真的只是个巧合吗?

  孟临知倒吸一口气:“不会真被崔映书说中了吧?”

  胡康被孟临知这反应吓了一跳:“孟大人说的是什么?”

  闻逍摆摆手,没向胡康解释,转而追问起了商队的事:“你有打听到有关虞氏商队的消息吗?尤其是剩下的最后那一支商队。”

  “哦,那商队啊,前段时间虞老爷子儿子的葬礼,他们好像也回榕州奔丧了,”胡康回忆道,“那应该是虞氏组建时间最久的商队了,以前相当出名,他们一路从周国出发,以与周国相邻的榕州为据点,穿过齐国抵达边境的缈州,再在缈州通关抵达巴秦,是唯一一支能贯通三国的商队。”

  听到这儿,孟临知和闻逍心中都不由升起了一种果然如此的情绪。

  这条商队信息和孟临知偷看到的崔映书的信,几乎印证了两人之前的猜测,崔氏绝对在走私战马兵器!

  一时间,孟临知和闻逍也说不上是什么心情,这确实是他们意料之中的事,但又是他们最不希望发生的事。

  后面的事不适合再说给胡康听,送走胡康,两人开始详细琢磨后面的事。

  孟临知拿了张纸,将孙氏的所作所为、虞氏的衰落和皇帝登基这三条线合并在一起记录下来,终于厘清了孙氏的动机。

  孟临知眉头紧锁:“十多年前皇帝登基,崔氏一朝得道,孙氏作为姻亲也鸡犬升天。此后孙氏野心大增,或许是想要扩张手中买卖的规模,便将主意打到了榕州虞氏身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