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44(2 / 2)

  两人双双陷入沉默,闻逍的目光不由瞥向缪一娄,眼神里分明写着:你把本王叫来,就为了这种小事?

  缪一娄作为廨署的京兆少尹,虽然年轻,却是个少见的会拿主意的,他头脑灵活、办事能力也强,只要不外放,下一任京兆尹必定落在他头上。

  但以缪一娄的能力,怎么会为了这种小事,特地把他叫来跑一趟?

  果然,感受到闻逍的诘问,缪一娄擦了擦额角的虚汗,附在闻逍耳边道:“殿下,您有所不知,这个虞音的丈夫孙讯,其实是崔铮卢崔大人的外甥。”

  崔铮卢的外甥?

  闻逍和孟临知面面相觑,怎么还真跟皇后有关系?

  话说到这儿,两人也明白缪一娄为什么着急忙慌地把闻逍叫来了,此事不仅可能与崔铮卢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而且这中间也夹杂着不少疑点。

  自从崔铮卢四年前被革职后,确实是好生消停了一段时间,但崔氏根基深厚,远远没有到倒台的时候。

  孙讯是崔铮卢姐姐的儿子,按理说孙氏背靠崔氏这棵大树,绝不可能缺钱,为什么要做出侵吞寡妇嫁妆之事?

  闻逍再度看向下首的虞音:“你家中原本是做什么的?孙氏为何要侵吞你的嫁妆?”

  虞音啜泣道:“民妇的祖辈本在榕州经商,手下还有许多只商队,但后来祖父年事渐高,我父亲又无心经营商队,一心想只考取功名,却屡次不中。那之后虞氏家道中落,我出嫁前,祖父将家中仅剩的一只商队和家产交于我打理,后来也成了我的嫁妆,虽说不多,但也是家中最后的积蓄了,只是我也不会经营,便一直闲置于孙氏府库中。”

  闻逍点点头,原来虞家是个经商世家,虽然不清楚虞音的嫁妆有多少,但这样听起来倒是合理不少。

  闻逍又问道:“孙讯是因何而死?”

  听到这个问题,虞音诡异地顿了顿,接着才垂下眼答道:“半月前,他在迎春楼,因、因马上风而死……”

  迎春楼,京城内著名的青楼。

  孟临知皱起脸,如果他没记错,崔铮卢的这个外甥都快四十了吧?娶了一个比他小了快二十岁的妻子就不说了,现在还因为逛青楼而马上风死了。

  只能说身上流的不愧是崔家人的血,真是如出一辙的脏,死的妙啊。

  缪一娄在一旁清了清嗓子:“孙夫人,再向晋王殿下讲讲你是如何发现你夫家想侵吞你的嫁妆的。”

  “是,”虞音哽咽应道,但或许是因为出身不错,她在闻逍和缪一娄面前也没有过于紧张,思绪清晰道,“那日我夫君出丧,又苦于没有合适的小辈来哭丧,我便从旁请了几个孩子来,事后便想着去库房,从我的嫁妆中取几样小物件给那几个孩子做谢礼。”

  “谁想到了库房一核对,却发现我的嫁妆已经被孙氏窃取了不少金银器具,甚至连商队的信物都不翼而飞!我去责问我夫家人,他们竟说是看我的嫁妆都闲置着,不如拿去买些田产和庄子做营生,闲置的商队也可以并入他们孙氏的商队,好好利用起来。”

  孟临知注意到了一个问题:“商队?”

  虞音莫名地看向孟临知:“是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