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奶站(1 / 2)

  “奶站倒是有,但是奶站已经不对外买奶了。”

  刘宏斌明白了顾知朝的意思,拍了拍他的肩膀,无奈解释道。

  在刘宏斌小的时候,安县就开设了牛奶站。

  这牛奶站是由40多名工人组成的合作社,里面有一百多头奶牛。

  只是那个时代连人都吃不饱,奶牛就更喂不饱了,只能给奶牛为一些麦秸稻草,从而导致奶牛营养不良,瘦的皮包骨,出奶率也不高,每头奶头只有1。5公斤左右。

  整个合作社每天的出奶量也就一百多公斤,十个送奶员每天骑着自行车走街串巷地买牛奶。

  那个时候人们还没有喝牛奶的习惯,买一份牛奶也不过才两分钱,一个月下来也不过才五六毛钱。

  不过这个时候人们工资收入低,五六毛钱抵得过一家人好几天的口粮,很少有人家会愿意将钱花在这上面,所以买牛奶喝的人很少。

  也就是刘宏斌爱喝牛奶,加上刘家职工多,家中积蓄丰厚,所以舍得花钱给他买。

  只是这没有持续很长的时间,随着安县工厂的开办,工人数量增加,人们手里的工资多了,牛奶也就紧俏起来了。

  而到了七十年代,鲜奶就被商业部门把控了,成了专控商品。

  想要喝奶得持有有关部门批准的特供证,孕妇保胎喝奶要有医院证明,婴幼儿喝奶也得要医院出具的出生证明。

  鲜奶和奶粉现在已经不是成为了奢侈品,没有票证或者证明,有钱都买不到的那种。

  “爷爷的奶证都分出去了。”

  刘宏斌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

  刘振伟的级别是由牛奶特供证的,不过刘振伟将这个福利都分为了单位里有需要的同事,谁家里有需求,谁就拿奶。

  在刘振伟看来,刘家吃喝不愁,家里小孩营养丰富,并不缺这一口奶喝。

  相比较刘家,一些开不到证明家里有孕妇和小孩的人家,更需要这些。

  “这样啊。”

  顾知朝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他倒也没打刘振伟特供证的心思。

  刘振伟有特供证刘家又没有出现过牛奶,就足以说明这特供证已经花在其他地方了。

  不过顾知朝却没有因此放弃,他在脑海中翻找相关的论文,想到了一个办法,不过是否能够实施还得亲自去一趟奶站看看当地的实际情况。

  “知朝,你又打什么注意呢?”

  刘宏斌也算是了解顾知朝了,看他这若有所思的模样,就知道他有弄来牛奶的办法了。

  “斌哥,我想去一趟奶站看看。”

  顾知朝摇了摇头,没有直接说明想法。

  倒不是他故意卖关子,而是不知道奶站的实际情况,他也不知道是否可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