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试探(1 / 2)

陈珪上前先一礼,开口道:“见过德然,我乃是徐州陈汉瑜。”

刘仁急忙站起身来,弯腰一礼,客气道:“汉瑜兄长,

宴饮这才开始,不知道兄长前来有什么指教?”

陈珪:“我听曹孟德说德然今年不过弱冠?”

“大概是吧?”

陈珪语气变得生冷:“德然不会是说笑吧?哪有人会不记得自己的生辰?”

刘仁心想他是真的不知道自己的生辰,索性不说。

陈珪感觉有被轻视,又说:“依着宴饮间的规矩,饮酒时要行雅令,不知德然可有捷才?”

在汉代宴饮,大多行令助兴,

天文地理,文人轶事,无所不涉,娱乐色彩浓厚。

汉武帝就曾经在重修的柏梁台上大宴群臣,令二千石有能为七言诗的大臣上坐,

即兴联句,这就是流传后世的著名《柏梁台诗》。

《柏梁台》诗每句押韵,一韵到底,故云“列韵”。

而文人多是行雅令,最是可以考验出宾客的知识面是否广博,才思是否敏捷。

刘仁一听就明白了,怕什么来什么,这是想考验他的文学造诣。

他真要和这帮子名士行酒令,那真的玩完,

他顶天也就能背一背唐诗三百首了。

只是他不明白,这陈珪又是为的什么?

你一个大人要来为难他一个十三岁的小孩?

刘仁目光躲闪,装傻道:“汉瑜兄长,我刘仁只不过是一十三顽童,既不能饮酒,也不通诗赋...”

这装傻充愣的模样,看得陈珪火起,压抑着情绪闷声道:“我听曹孟德说,德然已然成功体悟天心,想必是于经学上大有成就了吧?”

陈珪跨越整个主厅,前来见刘仁,

把周围的名士的目光吸引了过来,连主位上的卢植都被惊动了起来,嘴角抿着笑意,

一旁的刘琰更是嚼着饼和孙乾一般,竖起耳朵倾听事件发展。

刘仁暗道不妙,这下他被这大嘴巴曹操给害惨了。

曹老板你到底是做了什么啊?

“不知汉瑜兄长所说的体悟天心所为何事?

我怎么听不太明白?”

刘仁天真烂漫的模样越发像一个无知少年。

看刘仁笑得如此懵懂,陈珪皱眉头,口中却是不带感情道:“如果德然常在北州,不知体悟天心倒也罢了。

只是听曹孟德说德然你不修内气、不修法力,

单人独剑只身进入袁公路兵势,

而后一剑破阵。

如果德然不是已经体悟天心,觉醒天慧奇技又是如何办到?

又是如何办到?可否为我解惑?。”

刘仁瞪大了眼睛好像陈珪所说之人,他完全不认识般。

众名士看见这反应心中也开始摸不准了,也许这刘仁真的只是一个普通少年,

这整件事从头到尾只是曹操一手导演的闹剧?

毕竟都是雒阳圈子里一块长起来的,

曹操这里一路过来不知做了多少混账事,众人都是有目共睹的。

什么飞鹰斗狗,马路纵车都是小事。

比较过分的,

如,半夜翻进中常侍张让家里练武,

再如,纠结了一帮小混蛋在人家结婚当天,把新娘子偷了出来...

尤其是蔡邕,他联想到自己弟子的丰功伟绩,脸上的笑容更是由轻松,变得僵硬,由僵硬变得垮塌,

最后他不由得低声叹道:“孟德啊,孟德,你可害煞为师了。”

卢植倒是带着笑意,又饮下一碗酒。

陈珪当众把这事挑明,就是想看这曹孟德口中的神童是怎么为自己正名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