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试探与国丈(1 / 2)

孙传庭的疑惑与不解,卢象升知道的清清楚楚。

那为什么他还是提了呢?他难道不知道大明朝廷的国库现在空的都可以跑老鼠了么?

而就算是崇祯皇帝的内库,经过朝臣这十来年的不懈努力,也早就空空如也。

但,那是为什么呢?

为了给皇帝添堵?

怎么可能?!

他卢象升之所以提这个要求,除了因为是真的需要,其实更是一种试探,他想知道皇帝陛下最近的转变,究竟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还是真的开悟了...

但现在,他得到了他最希望得到的答案。

大明的未来,有希望了!

都说大明朝廷是困灭于财政。但是,诺大的大明王朝真的缺银子吗?作为科甲出身的卢象升,他会看不明白?

朝廷是没钱,皇帝也真没钱,像他们这些一心做事的官员也没有钱,但是大明天下真的缺钱吗?

不缺!

当然不缺!

那些个勋贵个个富得流油,那些个藩王一个个肥壮如猪,还有遍布江南闽粤的盐商、海商,以乡为名的徽商、浙商、晋商,这些人哪一个是缺钱的主?

所以在他看来,朝廷、皇帝想解决钱的问题,其实真不难,只要他们掌握军权,皇帝又有决心,那他们就可以。

而这里面最关键的就是...皇帝要有决心!

……

虽然卢象升对崇祯皇帝的试探猜测,因为杨衍东的存在,出现了偏差。但富得流油的勋贵还是进入了崇祯皇帝的视线。

眼馋他们的银子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还是他们在六年后的甲申天变中的拙劣表现。

嘉定伯周奎,周皇后的亲生父亲,太子朱慈烺的亲外公,按说,他应该是大明皇室最坚定的支持者。

然而未来的‘结果’却是,面对皇帝女婿的‘募捐’,带头不遵、哭穷、大闹、拆台,使得崇祯皇帝失去了最后的抵抗机会。

如果说贪财如命、一毛不拔,这崇祯皇帝还能忍,那他最后面对皇帝女婿的托孤作出的选择...出卖了自己的亲外甥,这就太恶劣了!

虽然《明史》只记载到崇祯十七年崇祯皇帝煤山自缢,但是,大明的天下在甲申天变后其实并没有立马分崩离析。

李自成的直逼京师、斩首战术虽然瞬间灭了大明中央,但是,大明在地方上,尤其是江南的统治还是很稳固的。

正是由于这深厚的地方根基,随后的南明小朝廷虽然内讧不断,但大明的国祚、源自明太祖朱元璋的帝王世系,还是在江南再续了小二十年。

但是,要是太子朱慈烺逃出了BJ还逃到了南京呢?大明的皇位还轮得到福王系、桂王系、唐王系?而没有了争执、没有了内讧的南明,会不会像前辈南宋那样,再续个一两百年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