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崇祯的转变(1 / 2)

蓝星这边,杨衍东夫妻只关心‘逆天改命值’上升后他们能得到什么好处,也知道了这个转变是来源于崇祯皇帝朱由检的‘性多疑’!

但是,不是处在那个时代,他们又怎么可能体会的到崇祯皇帝的心路历程?所谓感同身受,首先,你得‘感同’吧。

所以,崇祯皇帝他真的就是性多疑、愿意性多疑么?不见得吧!

画面一转...

大明王朝紫禁城,乾清宫,东暖阁!

崇祯皇帝朱由检颤抖着双手翻看着眼前的史书,一旁,周皇后提着笔,随时准备记下关键信息,此时已是深夜,离他们夫妇拿到这些资料已经过去了整整八个时辰。

但在这八个时辰里,除了在西暖阁接见过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外,其他时间,这对大明的至尊夫妇就再也没有离开过这间东暖阁,连吃食,都是王承恩送进来的。

看着丈夫双手颤动、双目赤红,面容更似择人而噬。周皇后虽然担心,但却深深理解。

国朝对读书人不薄啊,结果危难之际,呵呵...

相比起前朝宋末崖山之难,十数万军民随宋末帝滔海赴死,自家丈夫自挂煤山实在是太过悲凉。

幸好还有王承恩几人,不然...这自尊心怎么受得了?大明又还有什么颜面、尊严?

再想想偌大的朝廷,文臣们只知道搞钱、党争、投降,而武将们则是想着军饷、拥兵、观望、搞割据。就是两人心中自以为忠心不二的太监家奴们,也是在不断的挖自家墙角!

被后世称为大明擎天白玉柱的卢象升,不就是被皇家、皇帝倚为心腹的高起潜害死的么?

这他么是挖墙脚?这是刨祖坟了吧!

亏自己丈夫还总是嘲笑唐明皇,呵呵...

只是,这么一来,举目四望...

杨衍东也没想到,他的这把火烧有点儿太旺,搞得崇祯皇帝有点儿吓破胆了,当然,也可以说是心灰意冷...

其实站在崇祯皇帝朱由检的角度,想想也是,自己十年来‘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狗晚,吃的比猪差,干的比牛多’,不仅自己受苦,还连累着后宫跟着一起受罪。

本以为自己以身作则,国事会有起色,但今天来了个‘天外之人’、‘后世之人’居然说这么‘勤劳(折腾)’的自己,事实上还比不过那个只会做木匠的哥哥。

大明居然亡在了自己手里!而比亡国更可怕的是,他们汉人内斗,最后居然便宜了异族!

宋亡于蒙古,已经是华夏民族的奇耻大辱了,更别说他的大明!

要知道他朱家太祖起兵的口号可就是“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老祖宗以驱逐胡虏起家,结果自己又把这大好江山还给他们了?自己哪还有脸去见太祖高皇帝?

而且,自己宵衣旰食、夙兴夜寐,结果搞了半天,这大明朝廷,自己却成了孤家寡人?!

自挂煤山歪脖子树?

正是这强烈的反差,让崇祯帝的内心有些崩溃,这才诞生了不该有的念头:那还玩个屁啊!还不如就此躺平,毁灭得了。

正是这突然出现的摆烂思想作祟,才大大的抵销了杨衍东的努力,不然也不会才区区百分之三十的改命值(但和杨衍东解释时,崇祯皇帝嘴硬才隐晦的说自己有疑心,在他看来,虽然这么说会得罪人,但总比说自己是差点儿吓破胆好听)

而改命值后面之所以能升回来,还是多亏了周皇后的那一句:“最坏也不过如此。再说,书中的三大总督、救世能臣,现在都还在呢。”

这才令崇祯皇帝如梦方醒!

是啊!最坏不就是亡天下?

既然真实的历史已经是最坏的结果,那自己只要按着这个改动一下,至少,不会更差吧!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