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挖出个大乌龟(1 / 2)

这天,天气晴朗。早晨的气温稍微有点凉,杨枫披上一件长袖出门。

陈志明、建华等人已经扛着工具在等待。

“疯子,怎么挖?你说。”

杨枫早就观察过,策划好了的。

他指着一个角,说道:“从这里开始挖,连接那边的池塘。”

没错!另一头其实是一个荒废的池塘,一米多深,平时会有人将水牛赶到这里泡澡。至于这池塘是谁的,现在已经没法说。

杨枫问过村支书,支书告诉他,这池塘也可以用。

意思是随便杨枫怎么用,不用出钱。

但杨枫怎么会占这种便宜,以后真赚了钱,绝对会有人拿这个说事,想要分一杯羹。因此,杨枫同样支付承包费。

这笔承包费交给村委,也让村委有了点“财政收入”。

不仅是这块荒废的池塘,还有杨枫在村里承包的一些公共区域,费用都是村委收取的。一年下来,这笔财政收入也不小,好几万块呢!

如此一来,村委也终于有了点钱办事。

以前修一段水渠,都要全村商量筹钱,想要办点事真不容易。

现在好了。

“那个塘也要挖?”有人问。

杨枫摇头:“不用,你们从那边挖,连通起来就行。我还会让人在塘边砌一下,防止黄鳝在边上挖洞。”

大家开干。

都是青壮年,力气大,叼上一根烟就跟无情机器人一样。

也有空闲的村民前来围观。

根据杨枫划出来的区域,养黄鳝的池塘似乎不小呀!有五亩以上。这得养多少黄鳝?销售得出去吗?

其实,黄鳝在他们这里也不便宜,镇里有人卖三十块钱一斤左右。但那都是野生的,养殖的不清楚。

而且几乎都是小打小闹,一桶半桶地卖,所以差不多都能卖出去。

可你养这么多,别说他们镇,拉到县里去,恐怕也不好卖吧?

“阿枫,这黄鳝以后也在网上卖?”有人则问道。

杨枫:“现在还不确定,大概率不会,冰鲜寄出去麻烦,很可能都死了。”

死了的黄鳝,那就差很多的。

陈志明喊道:“疯子,回家拿桶过来,有黄鳝。”

才这么一会,就挖出来黄鳝。

这并不奇怪,以前杨枫他们晚上出来捉黄鳝,也喜欢来这里,基本上都不会空手而归,总有收获。

大家看去。

哦豁!

只见陈志明挖出来的那条黄鳝还挺大,两根手指那么粗,得有六七两。

杨枫回家提桶过来,旁边已经丢上来十几条的黄鳝,有大有小。

“小孩子别来玩。”

野生的黄鳝咬人可痛了,杨枫就被咬过,很清楚。

说着,杨枫掏出十块钱,递给最大的那孩子:“带弟弟妹妹去买东西吃,要平分,知道吗?”

那小家伙正是陈志明的孩子,五岁大,明年就要去读书了。

在他们这里,没有幼儿园,一般都是六岁才去上学。

农村的教育,天生就比城市差。农村的孩子,起跑线比城市的要远。所以,到了高中之后,大家一起竞争,多少有些不公平。

杨枫是初中才开始接触英语的,人家城里的从小学就开始学,这怎么比?

“谢谢疯叔!”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