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野猪泛滥(2 / 2)

说实话,杨枫吃过,觉得不好吃,甚至可以说难吃。

当然了,肯定比折耳根好点。折耳根那东西,吃不惯的人咬一口都能灵魂升天,反正杨枫是无福消受。

很多农民看到马齿苋都怕。

由于它耐旱、耐涝、生命力强,无论是干旱天气、雨水或是踩踏它,都都不会死,依然顽强的活着。

不止如此,你要是不管,只要有一棵,不用多久就能把你整片地都繁殖开,繁殖能力惊人。

机器干活还是快的。

唯一让老妈能挑刺的就是,这玩意烧油。

中午回去吃饭时,村中传来一阵骚动。

杨枫和杨海波两堂兄弟凑过去看热闹,发现是有个家伙骨折了,被人抬回来。

“怎么回事?”

“碰到野猪了呗!好在不是一头公猪,不然就不是骨折那么简单,身上可能还多两个洞。”有人告诉杨枫。

“啊!现在野猪这么猖狂了?”

杨海波:“大哥,你是不知道,现在横山那边野猪泛滥,大家根本不敢去种东西,那些地基本上都荒了。”

横山是距离村子比较远的两座山,因为是连着的,横在中间,迫使河流拐了个大弯,所以叫它横山。

因为比较远,所以开发很少,只有山脚下开垦出少部分的田地。

二叔家也有两片地在那儿,以前就是种点地瓜和木薯。

杨枫以前秋天时也会跟人去横山,山上有很多野葡萄。虽然野葡萄比较酸,但以前哪有小孩子会嫌弃野葡萄呀?

不仅是野葡萄,还有野生的山竹、山楂等。

当然,最多的还是山捻。

相信很多农村长大的人都不陌生,山捻是他们最常见的野果,经常上山去摘,同样也是秋季成熟的。

尤其是坟头周边的,又大又黑,简直极品。

不过,山捻吃多了跟番石榴一样,容易拉不出屎。

“你见过呀?”

杨海波翻白眼:“怎么没见过?上一年,我跟我老妈去收木薯,一群的野猪在刨我家木薯,基本被刨光了。我们都不敢靠近,今年干脆不种了。”

明知道有野猪,还种什么种?

给野猪开食堂,回馈大自然吗?

当然,还有个重要原因,那边太远了。走路去,要一个小时左右,哪怕是木薯等作物丰收,要挑回家,谁顶得住呀?

现在野猪还不能杀。

要是以前,弄点野猪夹过去,说不定还能吃野猪肉。有人捕杀野猪,也就不会泛滥。哪像现在?野猪不仅不怕人,还当着你的面祸害你的庄稼,却拿它们一点办法都没有。

有人会说,可以申请补偿。

申请个屁,即便成功,也是一百几十元打发你。

骨折的那家伙,跟人跑到横山去捡知了壳,才发生这种事。

这下好了,不仅没赚到钱,估计还要把前几天赚到的给吐出来。想到这,那家伙脸色更加难看,感觉更痛了。

都说伤筋动骨一百天,可见接下来的两三个月,他相当于残废,干不了什么大活,别想挣钱了。

有了这个例子,相信其他村民想要进深山,估计也得三思了。

老人奉劝在场的年轻人,以后别一个人往横山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