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麻雀翻身(2 / 2)

而三有动物的名录,竟然有多达一千五百多种动物。

很多很常见的动物,也在名单上。别说不懂法的人,就算是学法律的人,看到那些名单,都直接傻眼了吧?

记不完,根本记不完。

一不小心,你可能就捉到了三有动物。

也就是说,一不小心你就要坐牢了。

杨海波点头:“知道,我们镇去年就有人捉田鸡被判刑的。”

以前,他们没少捉田鸡煲粥,味道真是一绝。除了田鸡,还有黄鳝什么的。谁能想到,如今捉田鸡是犯法的?

当然,也还是有人冒着坐牢的风险去捉。

毕竟现在田鸡的价格高,少人捉之后,田鸡的数量也上来了。

有人一晚上捉到三五十斤那么多,上千块收入。

“二叔,咱家现在不养牛,禾杆怎么搞?”杨枫问道。

以前,这些禾杆可是牛的储备粮,冬天的时候要吃。另外,牛粪也可以用禾杆沤肥。总之,禾杆在农民心中有大用。

“烧呀!”

烧成草木灰,草木灰可是不错的农家肥之一。

“不怕吗?”

二叔愣了愣,不解:“怕什么?”

“有些地方不准烧秸秆,会罚钱的。”杨枫解释。

“还有这种事?”

二叔他是真没听说过。

杨海波:“外省是有的,尤其是北方,听说什么污染环境。”

二叔顿时骂道:“污染环境?狗屁。”

他们这里暂时没有这种说法,想烧就烧,只要不是放火烧山,那就行。放火烧山,那真是要赔得倾家荡产呀!

二叔见自己儿子捉田鼠捉到别人家的田里,忍不住骂道:“你是闲得没事干?帮忙呀!捉什么田鼠?还不够吃?”

杨海波心里想说:有本事你今晚别吃。

但这种话,他到底是不敢说出口,会被锤的。

别管他现在多大,他老子想打他,那是不挑时候,不挑地点的。

二婶也埋怨,干活不积极,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就很有精神。儿子都打酱油了,还不稳重、成熟。

学学你堂哥呀!

人家阿枫就多懂事?

那么好的榜样不学,学的都是什么东西?

三天时间,杨枫两家终于将稻谷都收割完毕。接下来就是将稻谷晒干,吹掉那些瘪的,然后放入谷仓。

现在,他们村家家户户都还有谷仓。

种的这些稻谷,通常是不卖的,留着自己家吃。实在是现在稻谷也卖不到什么钱,便宜得很。

儿子在家,老妈感觉今年秋收是最轻松的一次,好多活都让儿子抢着干了。

欣慰的同时,也有些心疼,仅仅三天时间,明显变黑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