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捉鱼(1 / 2)

回去的途中,路过自己家的菜地,看到地里的蔬菜,杨枫有个想法。

他左右环顾一周,附近没有其他村民,于是从灵宝葫芦取出点先天灵液,放入地头的一个桶,然后往里面加水稀释。

他不敢直接浇下去,怕效果太猛。

先天灵液出现,周围的空气好像都清新了很多。

很快,那桶“灵水”被均匀浇在菜地上。

菜地有包菜、油麦菜、西红柿、荷兰豆、辣椒、姜等,杂七杂八的,有点乱。

效果立竿见影,几乎是肉眼可见的速度在生长,看得杨枫眉头直跳。还好,这是他偷偷试验,没有人看到,否则解释不清。

说是神迹都不为过。

看来,以后还要继续稀释,比例还是太大。

正片菜地郁郁葱葱,那西红柿,看着就想吃。

杨枫摘下一个成熟的,擦了擦,就放在嘴里啃。

一个字:绝!

两个字,好吃。

这是他吃过最好吃的西红柿。

现在好多西红柿只是长得好看,并不好吃,没有西红柿的味道,酸又不酸、甜又不甜,寡淡无味,有种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感觉。

据他所知,真的是品种变了。

大部分人应该都有生吃西红柿的经历,70、80后都应该知道,儿时的西红柿不仅酸甜可口,口感还沙沙的,非常的好吃。

现在别说大个的西红柿,就连圣女果(小番茄)也感觉寡淡无味。

有研究发现,如今绝大部分的西红柿所含的物质都变了,才导致它越来越难吃。

一方面是品种“改良”所导致的。

在改良的过程中,番茄的其他性能确实得到了提升,风味上的物质含量却在下降。

比如部分控制含糖量的基因位点和控制酸度的基因位点都发生了变化,这就导致番茄的风味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另一方面,是种植过程中所导致的结果。

现在人们为了尽早售出番茄,多种几茬,获得更多的收益,常常会使用催熟的方法,这种“揠苗助长”的行为虽然表面上是让番茄变红了,但实际上却影响了其内在的口感。

杨枫回到家,就看到老妈在杀鸡。

农村的女人,都是全能的。

老妈见儿子提着菜篮出门,便喊道:“油麦菜直接割呀!”

儿子不回家,她平时都是摘几片菜叶而已,留着继续长,很少直接整棵弄回家吃。

“知道了。”

杨枫再次来到菜地,先割了五棵油麦菜,把成熟的那几个西红柿都摘了,荷兰豆也摘了些,可以炒一盘左右,辣椒扯下来几个,拔了一株老姜。

差不多了。

当他拎着菜篮子回到家,老妈很诧异。

“我们家的?你别摘错呀!”

“就是我们家的。”

老妈难以置信,自己家菜地的瓜菜什么德行,她难道还不清楚?哪有这么好的?

“去鱼塘捞条鱼回来。”老妈又吩咐。

杨枫放下菜篮子,从家里翻出一个抄网,扛着就往自家的鱼塘走去。

在他走开后,杨母拿起菜篮子的菜打量。

这是自家的菜?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