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名侦探沈知非的推理事件薄之胡三太爷(三)25(1 / 2)

清晨,小东岔村村部,村主任王东发愁眉不展,坐在他身旁是盛旭,还有另外两名警察同事。

“王主任,你就按我们之前说好的问他,其余的有我们在,你不用担心。”盛旭说道。

“好,我肯定配合你们工作,只不过这个事太嘎咕(奇怪,诡异)了,你们确定吗?”王东发狐疑地问道。

“王主任,你觉得我们能耗费警力来查一件扑风捉影的事吗?我的其他同事都已经出动了,县里的上级部门都抽调人员往咱们这儿来了,一会儿就啥事都明白了。”

王东发连连点头,不再言语。

不一会儿,门开了,治保主任带着一名村民走了进来。这人是一个四十多岁的男性,皮肤黝黑,其貌不扬,面露和善,只是身材不高,不足一米六的身高在其他众人跟前,尤其显得矮小。

“主任,村里出啥事了,我看村口来了好些警察,都拉起线了……”说到一半,他看见了盛旭三人身着警服正坐在旁边,不敢再言语了。

“长喜啊,听说你老婆陪孩子在外面上学呢是吧,家里就你一个人?”王东发问道。

“可不吗,她娘俩在海州呢,海州外国语大学。我家那个不放心孩子在外面一个人,就跑过去跟着了。”赵长喜有些得意地说。

“嗯,挺好,你闺女真有出息。我听说弟妹在海州住的,是你们自己买的房子?海州那地方,寸土寸金的,花了不少钱吧?”

“哎?”赵长喜没想到王东发会这么问,愣了一下,赶忙说道,“主任你这是骂我呢,我家哪能买得起那地方的房子,你别听村里面老六他们瞎传。她娘俩一直在学校附近租房子住呢。”

“你咋没寻思一起过去呢?”

“咳,我到城里能干啥?况且我在这儿活了大半辈子,地里忙乎忙乎还能有点收获。”

“哦,我还听说你闺女来年要出国留学了是吧?”

“是啊,啥都瞒不过您,这孩子学习好,考上了国外研究生……”

王东发没等他说完,又问道:“出国也得花不少钱吧,就凭你家种的这几亩地能供得起吗?”

赵长喜把脸一崩,面露不快,“王东发,咱都是一个村的,有啥话你就直说!还有这几位警察同志,肯定是你们叫我来的吧,想问啥就直接问!”

盛旭也不急,笑呵呵地让他坐下,说道:“好说,你先别急,你家里的情况我们一查就清楚。快坐下吧,我看你走进来这几步,你的腿……是不是伤着了?”

“……”赵长喜气呼呼地找了个椅子坐下,“前两天搁冰上走,摔着了。”

“我看挺严重啊,咋不去医院看看?”

“不严重,骨头没事,缓两天就好。”

“嗯。没去医院,可是你在1月19号的晚上11点多,敲开村里一家药店,买了些跌打损伤的药对吧?这么晚你去哪了,在哪摔的?”

“我晚上睡不着,出去溜达溜达,看看自己家的地,在自己家地里摔得,咋的了?”

盛旭笑笑,没再说话,可屋里的人都听出来了,这说辞相当牵强。

“长喜叔,我爷可说过,伤筋动骨的毛病可不能大意,容易留下病根啊。”

赵长喜这才发现,这屋里还有一个小丫头,不知道什么时候,从门后一侧走到他跟前。

来人正是沈知非。

“所以,你就是这片林区盗猎和走私贩卖野生狐狸的犯人吧!”

赵长喜见她面带微笑,哪成想说出来这么惊人的话,霍地一下站了起来,没对着沈知非,而是对着屋里其他人说道:“王东发!警察同志,你们这是啥意思?这个黄毛丫头是谁啊,在这儿胡咧咧啥呢?”

盛旭身旁的两名警察立刻走到他跟前,礼貌地请他别激动,先坐下。

屋里的其他人都没说话,只有沈知非继续说道:

“1月19日晚,北山城的王劳贵骑着摩托村回小东岔村。他在村口附近那片坟圈子里,想从小道拐进村。无意中,他撞到了一个人,那就是你。你的腿,实际上是被他撞伤了。我说的没错吧!”

“王劳贵?现在谁不知道他到处嚷嚷他撞上了胡三太爷,咋的,你看我像胡三太爷吗!”

沈知非没有搭理他,自顾自地继续说:“当天晚上,黑灯瞎火的,本来就视线不好,王劳贵喝了酒,眼神也不大灵光。但是,他把你看成是胡三太爷的更主要的原因是……”

沈知非一字一句地说道:“当时,你身上披了一整张的狐狸皮吧?”

“啥!”赵长喜想要反驳她,嗫嚅了一会儿却什么也没说出来。

王东发、盛旭和屋里其他人,脑海中都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身材矮小的赵长喜背上披了一件完整的狐狸皮,在黑夜里,忽然从坟地里窜了出来,被摩托车不轻不重地撞了一下,真就像狐狸一样在地上滚了几圈。

“他为什么要在那装神弄鬼呢?”王东发忍不住发问。

“他并不是故意的。我猜,他身上披着的狐皮,是他窝藏走私的商品。当天晚上,不知什么原因他正在进行赃物的转移。他也没想到那么晚了,还能有人从坟地那边走。没成想被王劳贵撞见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