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初见总是不寻常(1 / 2)

数月前。

秋初,烈日的余威还没有散尽,虽然刮起了阵阵微风,却没有拂面的清凉。

松江大学,正是一年一度的新生报到时。各学院在学校的空地上,根据学院的规模大小圈画地界,拉起欢迎新生的横幅,摆上填表和分发资料的桌子,由各院系辅导员带领着本院二三年的老生,热情洋溢地迎接大一新面孔。

假如,松江大学是个小说中的整个江湖,那么每个学院就应该是各个特长不一、风格迥异的武林门派。如果按照唯规模和江湖地位论的话,松大的经院、法院、文院无疑是少林、武当级别的泰山北斗,因此前来拜谒受教的门生自然如过江之鲫,门庭若市自不在话下。而江湖上也总有那么些小门小户,虽然力量微弱,人丁稀疏,却也依然生命力顽强地存活着。当然,这样的小门派纳新就没那么容易了。

孙羽无精打采地坐在“工学院欢迎你”的横幅下面,一脸的不情愿,就快要把“很无语”三个字写在脸上。他旁边坐着的三五个男生,无一不是这种被人欠了二五八万的表情。和旁边朝气蓬勃的经、法、文等大院相比,工学院这边本来就没个人,现在更是低气压爆棚了。

“我说你们啊,平时总嚷嚷咱们院的女生少,没机会解决单身问题。这不给你们机会让你们来迎接师妹们,怎么还一个个给我整这死出?”辅导员梁心怡都被气乐了,一眼瞄到扎眼的孙羽,“哎,孙羽,你怎么回事,能不能有点精神?”

孙羽在学院有个学生会的部长职务,和梁心怡熟得很,这时候被揪出来是必然的。他往前直了直身子,露出个笑脸,“心怡姐,我们是满怀希望来的啊,可是咱院的新生也太少了……”

话没说完,室友王海一把搂住孙羽肩膀,“数量少不是问题,问题是这质量也……”大家当然知道他说的质量指的是啥,男生们一阵哄笑,惹得仅有的几个女学生会干部满脸怒容。

“你是叫王海还是海王啊,什么时候轮到你挑三拣四的了?”梁心怡比他们大不了几岁,训斥起来毫不客气,“不愿意在这呆着都给我回去,别在这儿给我丢人,咱学院这是像什么样子!”

“别别别,梁老师,我和他们不一样,我必须支持您的工作。”孙羽见梁心怡微微动怒,赶忙站起来表态,一改萎靡的姿态,迅速地挪到了接待处桌子的前面,拿着一个简易的扇子给梁心怡扇着,“老师,阳光这么晒,您到后面坐会儿,别中暑了。”

王海和其他几个男生也赶忙谄媚地附和,递水的,递纸巾的。

梁心怡又不是真的生气,看着这帮手忙脚乱的同学,一边推开扇风的孙羽,一边嗔笑道:“滚滚滚,都一边去!”

正在这时,隔壁文学院跑过来一个女生,胸牌上写着李其然,看样子也是统一的老师装扮,“心怡,我们这边忙不过来了,这届新生太多了。我看你这边……”小老师抿了抿嘴,应把“闲人比较多”给咽了回去,“派几个男生帮我们那些报到的领个路、拿拿行李,行不?”

来人梁心怡熟得很,都是毕业就留校的,私下里玩的不错,但是自己所在的工学院,论规模确实不如松大重点打造的文学院,心理本来就略微失衡,现在又来这么明目张胆地要人,在自己学生面前,还是得拿捏一下,多少维护点个人和学院的尊严,不能那么痛快。于是她一脸严肃道:“李老师,话不能这么说,其实我们学院这边刚好也……”

“没问题,李老师,我们现在就去。”还没等梁心怡说完,孙羽立刻答应了下来,义正言辞地说道,“咱们工学院历来提倡先人后己,咱们男生多,理应先去帮助兄弟学院,有什么事等我们回来再干。”

“就是就是。”所有男生附和道。文学院的男女比例构成,是不用多说的,更何况还是大一的小师妹们,这种可遇不可求的机会不抓住,恐怕不是有大病。

“心怡姐,我们去去就回啊。”唯恐梁心怡阻止,孙羽拉着李其然就走,“李老师,咱们抓紧时间,太阳这么晒,别让大一的学弟学妹们中暑了。”

旁人赶忙簇拥着二人往文学院方向快走,只留下一脸黑线的梁心怡,苦笑着摇了摇头。

一到文学院的迎新地界,感觉立马变换了另一翻天地。不仅学院组织的硬件设备完善了不少,连组织活动的师哥师姐们也都分外养眼。最羡煞孙羽、王海一众人等的,是此刻在迎新处排队的,清一水的都是小师妹。

“按照学院的安排,咱们一人负责一个,帮她们去注册、办卡、领材料……最后给她们送到寝室,在那边有接应的宿管老师。”李其然一边说着一边给众人安排,“最重要的啊,要全程帮她们拎行李。”

“得嘞,那还用说。”不需废话,众人抢着拎起大小行李箱,不由分说地就去领人,说是“抢”也不为过。当然,各花入各眼,虽说一众小师妹高矮胖瘦各有不同,但在见惯了糙老爷们的工学汉子眼里,看谁都觉得眉清目秀。

孙羽仅仅慢了半拍,就被剩在了原地。所有同窗都分到了帮助的对象,临走前王海还冲他嘚瑟地一笑,大步流星地领着一个长发披肩的师妹走向校务处大楼。

李其然看着孙羽一脸窘样,抿嘴笑了笑,对他说,“今天也差不多了,要不你来帮我们收拾收拾桌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