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1 / 2)

赵瑾平时没和几家贵女有过接触,自然不知道如今京城都有哪些名动京城的美人。

这么漂亮的少年,想必早就被不少贵夫人盯上了。

那少年脸上的神情闪过片刻慌乱,而后对赵瑾行了跪礼:“参见公主殿下。”

赵瑾眸色不变:“抬起头来本宫看看。”

那少年听话抬头,乖巧抬头,耳边听见赵瑾在问:“你是哪家的公子?”

少年还没回答,不远处忽然响起一道女声:“臣妾参见华烁公主,此乃臣妾娘家的侄子,臣妾近日身体不适,皇后娘娘心慈,特许臣妾娘家侄子进宫探望,不慎冲撞殿下,望殿下恕罪。”

那边走来的女人赵瑾认识,卢婕妤。

曾经争宠一把好手,只是她那哥哥不太行,愣是没让这位有事业心的妃子怀上,如今倒是没了争宠的心思了。

她也不年轻了,大概是没生育过的缘故,卢婕妤的模样其实也就三十岁出头。

“娘家侄子?本宫记得你兄长前几年升职了,是洛城太守之子?”

“是,劳烦殿下记挂,臣妾这侄子才十八是特意从洛城赶来京城的,他明年正要参加科考,所以兄长那边才让这孩子来京城住一年。”

赵瑾听完后没说什么。

“既然是来看你这个姑姑的,那便好好叙旧,本宫不妨碍你们了。”

赵瑾往前走了一段路才意识到点什么,卢婕妤虽然不是最早跟着她皇兄的那批妃子,但她出生那年就已经入宫了,二十几年没出宫了,和一个十八岁的侄子能有什么姑侄情?

再回想刚刚从头到尾只是和她说了一句话的卢太守之子,有些迟钝地反应过来:方才那总不至于是美男计吧?

因为突然撞上的一个美少年,赵瑾半天没反应过来,后知后觉意识到自己似乎真的成了个有权势,有那点值得巴结的人。

说实话,方才那少年与当初赵瑾初见时的唐韫修是截然不同的人,虽都生了一张不错的脸,但唐韫修当年是那种张扬的好看。

原本这几日已经习惯了,赵瑾如今却又被勾起了些思念。

这男人吧,平时就在跟前,这突然分开这么久,说不想也是假的,他们的女儿在府上委屈巴巴哭了好几次,吵着要找爹爹。

若是一年半载回不来,说不定小姑娘连她爹爹长什么样都不记得了。

赵瑾在皇宫里面逛了一圈后再回到养心殿,太傅已经离开,皇帝却也休息了,赵瑾没见上人。

她在养心殿外站了会儿,又转身走了。

赵瑾是在八月份开始意识到朝堂上的人已经不打算与她玩这场心照不宣的游戏的,边境那边开战两个月,禹朝起码为这场战争准备了几年,如今僵持着,双方都没有使出自己全部的兵力。

但皇宫这边,皇帝的身体每况愈下。

一开始以为皇帝在玩什么欲擒故纵的把戏,只是后来就连宫里的人都看出来了,皇帝的身体,确实已经到了强弩之末的地步。

赵瑾想往战场上送物资,打战的物资不能断,如今八月份还好,等再过两个月,那边就开始冷了。

只是在她提出来时,遭到了不少官员的反对。

“殿下,之前驸马出征时带走了不少物资,想必那批物资如今还是够用的,朝中如今还得往这两月受灾的地区输送物资,国库可禁不起这样消耗。”

赵瑾问:“既然是赈灾,那拨下去的款是多少总得本宫过目,为何没人呈上来?”

“殿下,臣稍后便将账目呈上,只是运往前线的物资,臣等认为不用急于一时。”

赵瑾听到这句话时脸色已经完全冷下来了,“物资运送少则半月,多则一月甚至更多,若是在这段时间断粮了,你让边疆将士怎么熬?”

她大可一意孤行,只是如今朝廷不是她一个人说了算,相反,以丞相和太傅为首的两派人展开了朝堂上的博弈,以六部尚书为首的,有几个保持中立的状态。

显然,太傅那一派内部也有争议。

毕竟赵瑾看起来不像能扛起这个大梁的模样。

在这种情况下,不是她跑去和自己哥哥哭诉就能成事的,朝廷的每一环都极其重要,一个部门陷入瘫痪,都不是她想看到的。

皇帝将这么个烂摊子扔下来,也不是等着赵瑾在这摆的。

赵瑾需要威望,当然她也不是完全没有。

身为监国公主,她与帝权,一步之遥。

赵瑾不能强硬着要求朝廷往边境送东西,这种事有一难有二,激起朝臣叛逆心不是赵瑾的初衷。

“喊赵景舟过来见本宫。”赵瑾吩咐道。

只是,来见赵瑾的靖允世子忐忑不安。

赵景舟看着上面垂眸处理政事的女子,只觉得其心思深得可怕。

“见过小姑姑。”

赵瑾抬眸,随口问了一句:“新婚过得如何?”

赵景舟:“……”

什么叫做哪壶不开提哪壶。

这就是了。

“托小姑姑的福,还可以。”

赵瑾也不知道这句话是好话还是在阴阳怪气什么。

“之前听宸王妃抱怨,说你娶媳妇了但是不圆房,是想着自己先养几年?”

赵景舟:“……”

这事怎么也往外说?

赵瑾说:“本宫看你闲着也是闲着,要不要来给本宫干活?”

怎么说呢,赵瑾这句话怎么听着都不像是在商量,也不像是在询问她那冤种大侄子的意见。

“小姑姑如果是想往前线送东西,找我也没用,我父亲手上没有兵力,还不如去找九皇叔。”事实证明,靖允世子是有自知之明的。

赵瑾:“本宫也不指望你,前线那边战报,禹朝敢发起战争,说明他们早就找好盟友了,你刚娶的世子妃,她那国家不知道什么时候发兵呢,到时候她怎么办你想过吗?”

战争之下,这些公主的牺牲无人在意。

之前嫁入宗室的那位禹朝公主如今过的日子如何,赵瑾不用想都知道,错不在她,却怀璧其罪。

眼看着赵景舟脸色沉下来,赵瑾道:“阿缇公主和你也算是本宫撮合的,真到那一日,本宫也愿意相信她只是单纯来和亲,但你若是立不起来,你也护不住她。”

赵景舟怀疑赵瑾从让他和亲时的每一步都已经算计好了,从那个时候她就打算拉他上这艘贼船了。

这时候的靖允还没意识到自己上的究竟是什么贼船。

赵瑾打发走赵景舟,周玥从一旁的屏风后走出来,她给赵瑾行礼后问道:“小姨,您拉拢赵景舟做什么?”

周玥眼里,赵景舟就是一个闲散世子,不见得有什么野心,就连他的父亲宸王也不见得有什么才华追求。

赵瑾不知在想什么,半晌后她认真回了周玥一句:“就凭他能将自己童子身保持二十六年,本宫愿意相信他日后必有所成。”

周玥:“……”

她恍惚一下,想到现在世家子弟都是什么作风时,忽然觉得赵瑾的话还算有道理。

“不对小姨,说不定他不是不想,是不行呢?”

周玥合理猜测。

赵瑾看了她一眼:“好歹也是你表弟,刚娶上媳妇呢,别这么咒人家,看面相就知道小伙子气血方刚着呢。”

周玥沉默,她毕竟不是专业人士,这会儿说不出什么话来。

京城里面对赵瑾不利的传言愈演愈烈,赵瑾处于放纵的状态。

“小姨,现在您还不打算处理那些谣言吗?”

赵瑾:“你去推波助澜一下,现在还不够。”

总得先知道朝堂上的是人是鬼,才能下一步。

作者有话说:

第146章 贬官

京城这边各种关于皇室与战况的传言, 在信息本就不够透明公开的情况下,百姓的想法最是容易跟着各种飘忽不定的小道消息跑。

赵瑾不是在这时候才意识到百姓需要一个知道官方消息的渠道的,京城已经算是消息最为灵通之处, 那么再往下, 那些穷乡僻壤的人呢?

张贴在城门上的布告远远达不到将消息广而告之的能耐,任何消息在长期的口口相传中都会容易失去原本的内容与真相。

赵瑾认为这个国家需要类似于“报纸”这样的存在。

但谣言的传播速度以及导致的后果很快就让赵瑾体会到了,为了方便,她下令撤了之前皇帝之前安排在公主府的御林军。

这一举动就像是一种风向,预示着赵瑾已经不像从前一般受陛下器重。

墙倒众人推的时候差不多到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