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1 / 2)

林知府:“?”

眼下赵瑾的新宅子还在修缮期间,但这种事情向来只有一个道理:有钱能使鬼推磨。

何大人期间也过来询问过赵瑾关于回京的事宜,毕竟公主是同赈灾的队伍一起来的,自然也应该一起回去。

只是一样被忽悠过去了。

对于赵瑾这样的行径,驸马全程没任何意见,甚至还主动承担起了看房以及督促修缮的工作,

不多时,在何大人他们启程回京时,赵瑾也差不多能住进自己的府邸,门口的牌匾上赫然明显写着“赵府”二字。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个赵员外的府邸。

此事距离瘟疫结束已经是差不多一个月后了,赵瑾的身体会服得不错,脸色红润,身体倍棒,没什么后遗症。

孩子是没什么毛病,就是不爱回家这件事愁人。

何大人毕竟不是赵瑾的亲哥,他还真使唤不动赵瑾,她不愿意回去,何大人也是无可奈何,只是很快,赵瑾没有跟着大部队回去,反而成了一件好事,回京大队遭遇刺杀,有人员损失,就连两位钦差大人都受了不同程度的伤,最重要的是,他们押送的犯人黄文秉竟然被当场斩杀!

就算刺杀之人是一身山贼打扮,但这么多人,偏偏就是死了犯人,这背后的牵扯,就算是傻子,也能想到一二。

黄大人死也不会想到,自己口风再严实也无用,正如唐韫修之前警告他的那样,只有死人才能真正保住秘密。

消息传回到临岳城时,赵瑾与唐韫修听到时并没有惊讶。

赵瑾:权谋小说诚不欺我。

唐韫修:“殿下若是喜欢临岳风光,你我可在此处多住些日子。”

赵瑾表面上:“听驸马的。”

心里:远离朝堂之争。

等何大人等千辛万苦回到京城,将要论功行赏时,皇帝从何大人手中收到了冤种亲妹妹的手写信,

这歪歪扭扭又莫名透着一股行云流水气势的字,是出自赵瑾没错。

赵瑾这字,属于是模仿也很难达到这种鬼样的程度,皇帝花了些时间去拜读华烁公主的大作,看完了之后,长篇大论里面,他就看出了这样一个意思:

“皇兄安好,妹妹要去远航啦!”

“……”

“混账!”皇帝将信一把拍在桌面,气到立刻站了起来。

“陛下息怒。”何大人不明所以,但还是先跪下了。

皇帝:“……”

这时候,他终于不得不怀疑,这个妹妹生下来是不是上天送过来添堵的?

正因为何大人回来了,皇帝也就可以从他口中听见自己妹妹在临岳的所作所为,不说一模一样,简直就不是皇帝印象中的赵瑾。

皇帝不信邪,又召来了罗太医,罗太医沉默片刻,最后道:“公主殿下的医术,在臣之上。”

皇帝:“……”

原本只当所谓华烁公主被掉包一类的谣言是鬼话,现在想想,他可能还是要适当考虑一下,这个妹妹到底是不是他的废物小点心妹妹。

帝王多疑,在得知自己妹妹这么多年来背着自己懂这一身医术时,他便有所察觉,“来人,将徐太医请来。”

随后,他冲刘公公招手,刘公公俯身,片刻之后领命而去。

没多久,徐太医来了,罗太医一直没得到要自己退下的命令,所以也还在原地站着。

徐太医也不明所以,看到同僚就站在一旁,彼此眼神中都闪过迷茫。

“微臣参见陛下,”徐太医行完礼,又试探性问了一句,“陛下可是身体有恙?”

皇帝面无表情,他这哪里是身体有恙,是心里有恙了。

“徐太医,你等等,朕有事吩咐于你。”

徐太医领命,却始终看不明白皇帝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直到御膳房来了人,徐太医与罗太医看着御膳房的人端来了整整齐齐的一排汤。

确实是汤,其实许久之前,皇帝也没有那么喜欢喝汤,这习惯似乎还是十几年前,年幼的华烁公主培养起来的。

那孩子有事没事就拉着她日理万机的亲哥喝汤,也不知道是什么毛病。

“徐太医,罗太医,你们给朕尝尝这些汤,看都有什么问题。”

御膳房的人还没来得及出去,听到这句话的时候直接腿软跪下了,大声嚎着:“陛下,我们御膳房可不敢在汤里动手脚啊!”

皇帝:“……”

片刻,刘公公开口:“殿前失仪,还不赶紧出去?”

如果不是陛下现在心里想的都是华烁公主的事,这个小太监少不了一顿皮肉之苦。

徐太医与罗太医至此还不明白陛下的意思,但陛下让他们尝这汤有没有问题,想必不是觉得汤里有毒。

两人分别将汤都尝了一遍,细细品味里面有可能添加的药材或者其他东西。

皇帝问:“可是看出来什么?”

罗太医先拱手作揖:“回禀陛下,恕臣愚昧,这几盅汤里有加入灵芝、人参、三七、天麻等名贵药材,分别有治咳嗽、心悸等作用,算得上是寻常的补汤,并无不妥之处。”

然而相对比罗太医,徐太医的神情则更加晦暗不明,他似乎有话要说,但说出口时却成了:“微臣与罗太医看法一致。”

好一个看法一致。

皇帝盯着下面两人看着,片刻后道:“行,朕知道了,罗太医先行退下吧,你赈灾有功,朕允你回家休息几日,陪陪家里人吧。”

平白无故掉下假期?

罗太医有那么一瞬间嘴角不太受控制,但他很快想起来,这是在御书房,前面还是皇帝呢。

“臣谢主隆恩。”

罗太医出去后,刘公公也被打发出去了,里面便只剩下皇帝与徐太医。

“好了,如今没有其他人了,徐太医,给朕说说,你方才发现了什么?”

徐太医低头:“启禀陛下,微臣学识浅薄,但家中有不少医书,臣年少时看到有一本是说饮食医学的书,里面有个词叫做‘以食代疗’,意思是通过药膳来治疗疾病,微臣自从入太医院以来,为陛下诊治,这几年陛下的身体亦有好转,臣从前还觉得侥幸,今日看见这些汤,才明白何为食疗。”

皇帝:“什么意思?”

徐太医:“敢问陛下是何时开始服用这些汤的?”

“十五年前吧。”那年还没他腿高的小丫头哼哧哧跑来送汤,说是御膳房煮的,后来喝完皇帝才知道,汤是御膳房煮的没错,但往里面加什么都是小丫头说了算,御膳房当时还当她是自己闹着玩,后来知道汤进了皇帝肚子时可谓是大惊失色。

徐太医闻言终于露出了然的神色,他道:“微臣从前没试过这种法子,但陛下体内毒素清得差不多,想必与这些汤脱不了干系。”

“还有,”徐太医迟疑片刻,“这汤与臣这几年给陛下开的药丝毫没有冲撞,不知是不是臣多心,敢问陛下,这汤谱究竟是从何而来的?”

皇帝:“……”

别说了,他现在需要好好冷静一下。

这么多年来,忽然发现自己那个无所事事,连送去上书房臣子都会来找他吐苦水的妹妹,居然是个神医般的存在。

这汤是赵瑾几岁时弄出来的,也就是说,宫墙之内,有人教了公主什么。

皇帝的目光一下子落到了徐太医身上:“朕听闻,你父亲之前去过华烁公主的府邸看病是吗?”

徐太医显然没有明白这个话题的转折,但君王问话,他自然没有隐瞒的道理,“是,微臣听家父提起,是给唐世子之子看过病。”

君王一旦生出怀疑,就会拔丝抽茧,从各种细枝末节中找到联系,从而生出新的怀疑。

“好了,朕问完了,你退下吧。”

徐太医自知陛下方才不回答自己的问题自有不回答的道理,于是不敢多问,只是临走前还眼巴巴地看着那几盅汤。

皇帝:“……直接去御膳房要。”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