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伦理课(1 / 2)

整个培训基地,一共有六个年级,分别对应不同的入学年份。每个年级的人数并不相同,也并不固定。至于年龄,更是千差万别,有刚成年的年轻男女,有接近退休的大爷大妈。孟浩浩他们是今年这一届的一年级学员。

课程学习方面,除了模拟课和实践课,理论课和伦理课的课程学习都以同一年级的学员为主。当有新学员加入时,培训班只会简单介绍一些基本知识,课程却还是按原计划进行,因此新学员落后的部分,只能靠自己追回来。

今天上午,是孟浩浩第一次踏入伦理课的教室。他感到充满好奇和期待,同时心里祈祷课程内容不要太复杂,以免自己完全跟不上。教室内坐满了其他学员,他们低声交谈,显然都对这门课程充满了期待。见此,孟浩浩便更加期待,连老学员们都这么积极,或许自己能在这门课程中获益良多。

上课的铃声响起,几乎同时,教室的门被向里打开。

田楚君,一位身材匀称,面带微笑的女教师,走进教室。她的微笑让人感到亲近,仿佛那个听起来让人害怕的伦理课并不会充满复杂的道德难题。她缓缓地走上讲台,扫视了一圈学员,然后温和地开口。

“大家好,我是田楚君,将会为大家讲授伦理课。”她微笑着看向每位学员,目光温暖而鼓舞人心。

她的声音温柔而富有感染力,学员们都安静了下来。

“伦理问题并不总是黑白分明,通常存在大量的灰色地带。”田楚君带着微笑,似乎能感受到学员的担忧。“我的任务是帮助大家理解这些问题,思考如何在现实世界中应对它们。”她鼓励地挥动手臂,仿佛为学员们揭示了未知世界。“我鼓励大家保持开放的心态,提出疑问,因为只有通过深入的讨论和分析,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伦理问题。”

由于有新学员的加入,她用短短的几分钟,简单讲授伦理课的第一堂课,内容涵盖了人工智能伦理的基本概念和历史。但很快,她就接着之前的内容,开始进行一些具体案例分析。她用鲜活的案例和引人入胜的故事讲述了伦理问题的现实应用,引发了学员们的兴趣。

“让我们从一个具体的案例开始。假设你是一个人工智能工程师,你正在为一家医院设计一个诊断辅助系统,这个系统能够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患者的疾病。”她的眼睛明亮而充满思考,“然而,在系统的开发中,你发现有一项功能可以提高诊断准确度,但需要访问患者的历史医疗记录。”她用手势表示出“点击访问”的动作,让学员更好地理解情境。“现在,你面临一个伦理问题:是否应该获取并使用这些私人信息,即便是出于提高医疗准确度的目的?”

这个问题引发了学员们的积极讨论,他们开始提出各种观点和疑虑。孟浩浩留意着田楚君的教学风格。她不仅深刻理解伦理问题,还能以简单易懂的方式传达给学员。“但如果我们不获取个人医疗记录,系统的诊断准确度可能会下降,这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一位学员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田楚君略微点头,鼓励学员们继续表达观点。“你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但伦理决策往往涉及权衡,不仅需要考虑技术的效益,还需要考虑患者的隐私和自主权。”她深情地望着学员,“这正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伦理决策中的一部分。让我们一起探讨这个问题,看看大家还有什么看法和建议。”她的表情充满了期待,鼓励学员们更深入地思考伦理问题的复杂性。

田楚君这时候走到孟浩浩附近,看着他说,“这位新来的孟浩浩同学,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呢?”

孟浩浩于是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提高诊断准确度,无论对于医生还是病人,显然都是有利的。但对于病人来说,想保留隐私的心情也可以理解,特别是自觉那些与这个病无关的隐私。”

这时候,在他身后两排的另一个男学员突然站起来,“这位同学的意思,显然就是偏向尊重病人隐私这个方向了。他所说的论据,我却难以认同。是否与病情有关,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也就是只有医生才能判断。所以病人面对医生的询问,应该积极配合。面对诊断系统的信息搜集,也自然应该如此。”

所有人都望向这个站起来的学员,杨志明。他是一位身材高大的年轻人,他的坚毅面容透露着自信和坚定。

杨志明的话语显然针对孟浩浩的立场,他对着孟浩浩的眼睛,显然是要看看孟浩浩的反应。

孟浩浩感到压力,但他并不退缩。他深吸一口气,然后坚定地回应,“我认为不同的观点都有其合理性,但最终的决策应该建立在尊重患者的权益和隐私的基础上。我们可以通过适当的法律和伦理框架来平衡技术的利益和患者的权益,而不是将二者对立起来。”

课堂上的学员们都静静地聆听,似乎感受到了两位同学之间的辩论氛围。田楚君注意到了这一点,鼓励继续讨论,她的目标是引导学员深入思考伦理问题。她还注意到新学员孟浩浩的观点比较注重平衡,或者说中庸。不但注重个人权利,也保留了通过民意立法的方式。而杨志明的观点则十分极端,非黑即白,一切以治疗效果为重,个人隐私应该为此牺牲。她对此不置可否,表情保持不变,也不阻止所有人的讨论。

杨志明冷笑一声,“孟浩浩,你的意思难道是,为了获取患者的信息,需要先征求患者的同意。那我问你,患者一般都是感到不适后才去看病的,这时候就算患者同意了,可能也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期,或者等系统完成信息收集之前,医生就不得不先作出诊断和进行医治。这样根本无法发挥这个诊断系统的作用,最坏的情况,可能会耽误病情甚至害死病人。”

面对杨志明的步步紧逼,特别是对方声音响亮地喊出自己的全名,令孟浩浩紧张了起来。他不明白这个学员为什么似乎话里有话,让他特别难受,他感到对方似乎是故意为难自己,这些反问的语气,令他的血液上涌到头部,耳朵都红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