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回家(1 / 2)

河口镇。

太久没有坐过大巴车了,有点不适应大巴车的战斗力。

望着绝尘而去的大巴车,这凶猛的样子,让徐阳有种久违的熟悉。

这短短的二十公里,颠簸的骨头都快散了。

原本江城的公交,让徐阳觉得有点狂野。

但是一对比大巴车司机,那真的算是温柔了。

活动了下身子。

牛皮。

心里默默的给同车的大爷大妈点了个赞,看他们面不改色的样子。

熟悉又陌生的河口镇。

这几年政府大力发展乡镇,修路,修桥,就连街道上的房屋外墙都刷成统一样式。

古色古香的牌匾门头,雕花木门。

可能唯一没变的就是浓厚的商业气息吧。

河口镇在九曲落子溪最大的河道口,临溪而建,七八十年代就有不少的码头,当时家家户户忙完田地,捕鱼就是最大的经济来源了。

不少鹿水的餐厅老板,商贩,大老远跑来收购河鲜。

至于现在的话还是有不少以打渔为生的。

主要原因就是现在野生河鲜的价格更高。

感受着灼热的气息不断的侵蚀着裸露的皮肤,徐阳也没停留,拉着行李箱朝着码头走去。

大巴站点不远的这个小码头,就是专门用来载客的,停靠着十几艘乌篷船。

“徐阳,徐阳,这呢,你怎么回来了,快上,还有一个位置,就走”

远远的就看到听到一个声音朝着自己招手喊道。

“石头...来了”

徐阳抬头一看乐了。

石头本名徐平,因为在同龄人中块头最大,这家伙初中的体格都赶上那些大学生了。

长相也是国正的很,身材瓷实的跟石头一样,所以给起了外号叫石头。

这么多年下来都叫习惯了,徐阳本来也有个外号,但是其坚决抵制,上了高中之后就没人叫了。

石头则是没考上高中,初中毕业之后跟在他爹后面也整了一条船,也做起了水运的工作。

目前来往河口镇跟青石村之间的水路可以说算是被父子二人承包了,不少人村里人都跟着一起干。

“徐阳,你这家伙得有大半年没见了吧”

刚上船,石头就在船头问到。

船上坐了五个人,因为乌篷船的空间有限,一般载客六人就走。

除非有人行李多,那就只能少上几人,不过行李照样是要付钱的。

至于碰到节假急事价格那就不好说了。

徐阳随手拉了一张小板凳就坐在船尾,行李箱则是平放着。

“累了,想回家看看,倒是你,听说都当爹的人了,你小子动作够快啊”

“嘿嘿,才三个月,还早呢”

石头头也没回的回道。

隔着空气,徐阳都能感受到这丫的开心。

去年年底刚好徐阳回家过年那段时间喝了他的喜酒。

这都快当爹了。

至于消息的来源,村子里嘛。

徐母都没特意打听,就得到了这个消息,想着用来敲打一下徐阳。

“你呢,怎么还没带女朋友回来啊”

“没遇上合适的”

“切,是你要求高吧”

“真不是......”

“……”

跟石头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

乌篷船也慢慢向前划去。

碧绿的溪水泛起道道涟漪。

看着远处绰约林立的大山,缭绕着云雾的云秀山,两岸繁密的树林中不时有小动物的叫声传来。

水面上不时有鱼儿跳出水面,在阳光下,闪过一抹银色重新落入水中。

“蓝天碧岭悠悠静,云雾茫茫水自流”

青山秀水,让徐阳原本被炎热天气躁动的心情都莫名的宁静下来。

看着渐渐接近的大山,青石村的模样也渐渐清晰了起来。

码头位置,不少的乌篷船对向驶来,可以看到还有不少人在岸上等着。

“徐阳,你啥意思”

“你这难得回来一趟,别闹”

看着徐阳准备掏钱,石头赶紧摆摆手说道。

事实上,看着其他人付钱,徐阳也准备掏兜。

只不过掏了个寂寞,在江城都习惯用移动支付了,现金一年都用不上一回。

“我倒是想,但还真的没现金,那就感谢徐老板免单了”

噙着笑意,也没纠结,徐阳拎起行李箱。

“嘿嘿,咱配备齐全…”听到这话,石头从裤兜里掏出一块牌子。

朝着徐阳扬了扬。

正面支付宝,反面微信。

“好家伙,与时俱进啊”

徐阳作势掏出手机要扫,石头见状赶紧收了起来。

“别扯犊子了,赶紧回家吧,过几天找你喝酒”

“行”

近几年移动支付已经普及到乡镇了,徐阳也没太过惊讶。

拎着箱子路过石头身边时,徐阳突然回头一记摸头杀,随后拎起行李箱撒丫子跑起。

“哈哈哈”

“靠,徐阳,你等着,下次坐船非得给你踹溪里去”

“行,那下次我坐勇叔的那艘”

跑了五米远,徐阳头也没回的回道。

石头虽然块头大,但是身高不高,只有一米六八,而徐阳则是一米七六。

至于摸头杀,则是徐阳的专研武器,小时候每次跟石头打闹,打不过就用摸头杀,还顺带说一句弟弟。

画面很慈祥和蔼,次数多了石头也反应过来了。

杀伤性不大,侮辱性极强啊。

青石村坐北朝南。

进出青石村的,有两条路,一条水路,还有就是连接着河口镇的一条大路。

只不过在西边,徐阳几乎没从那边走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