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趁势做大做强(2)(1 / 1)

想到这里,他则又在几大平台上开始建立起来了售卖自己加工出来食品的电商店铺。而他又将省城那个电商产品的策划团队请了来帮助进行策划与设计。没用多长时间,专门售卖自己加工出来食品的电商店铺,生意也变得异常火爆。王小二认为他生产加工食品这一块的生意,很快将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生产和经营的门面又将面临扩大。到那个时候他食品生产加工这摊子成为小作坊可就远远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了,只能是扩大成立为食品加工厂。一旦成为食品加工厂,就涉及到方方面面各项管理。而在这一块上,实实在在的是他明显的短板。怎么办呢?他灵机一动,知道现在都盛行做产品的OEM代加工这一块,自己也不妨可以做些尝试。于是,他又去了省内的合肥、芜湖、马鞍山等地,也去了江苏的南京、常州、无锡、镇江等城市,终于在芜湖和江苏的常州各确定了一家做OEM代加工的企业。几天之后,这两家企业便将按照他配方生产出来的样品用快递发给了王小二。接到样品后王小二感觉挺满意的,准备很快投入大批量生产。

既然要往全国发货,那就少不了有人去联系各类渠道。王小二则又成立了一个由十个人组成的营销团队,专门在全国各地对接各类销售食品等产品的渠道。而他招聘上来的都是家住皖南地区,拥有十几年以上营销经验的人员。他给这些人的月薪均属于全地区最高的,提点也很合适,平时又不太强调管理,完全采用宽松的方式,所以这些业务人员也极给力,千方百计利用自己手中的人脉帮助他做销售。没用两个月,他的各类产品就在全国各地的线下初步形成了一个营销网络。他则又成立了由五人组成的渠道维护与日常管理的小部门,人员自然也是皖南地区行业内一顶一的高手。正好镇政府原来办公用的一座小楼闲置了下来,王小二和乌有乡领导一说,就以较便宜的价格这座小楼承租了下来,签署了十年的租赁合同。经过一番简单装修后,他就将线下营销做食品的这部分人员,还有搞电商公司与旅游服务公司那些人员的办公场所全部迁移到了小楼的一二层。而小楼的三层,则作为了他日常办公和接待各类人员,再有就是召开会议的场所。小楼的四五层,直接作为了员工的宿舍区。

忙活完这些事情,他又将目光投向了子虚县的旅游市场。王小二发现由于近两年子虚县内搞城区开发建起了很多商品楼,县城的房价又要比地区和省城合肥便宜出很多。因此原来居住在乌有乡内各村很多家底比较殷实的人家,纷纷花钱在县城内买房过起了城里人的生活。而这些人在各村之内的原有住房则闲置了下来。王小二看准这个有利时机,找到了这些人家后与他们签署了租赁协议,将他们在各村原有的房屋全部承租了下来,经过改造后成为了旅游民居。一口气在很短时间内,王小二就在乌有乡里面租下了上百套的房子。他这一招,确实走在了时代的前列。因为他担心自己的资金紧张,便以现有的产业与自己的房屋做了个绑定,又向银行申请了二千万的贷款。而他又利用师父玄阳真人给他的那本小册子,找到了一位在省城很有势力的师姐。通过这位师姐的关系,帮他搞定了一家国内知名的融投资公司,直接拿到了一笔三千五百万的投资款。有了这两笔钱,王小二的底气更足了。很快他的民宿项目就一炮而红,几个月内就赚了个盆满钵满。

皖南鱼虾螃蟹之类的河鲜,在全国也是久负盛名的。而乌有乡靠近大山,在大山边上有不少小的湖泊闲置着。王小二去转了几圈之后,觉得现在不利用起来挺可惜的。他便找到子虚县与乌有乡的相关领导,将自己打算利用几个闲置的湖泊来搞水产养殖。县乡两级领导一听这是为政府创收增效的大好事情,便举双手赞成。没过几天,他便和乌有乡签署了长期承包五个小湖泊的合作协议,租期为十五年。协议签署完毕后,王小二从省里、上海还有BJ请来了一批水产行业的专家来他承包的五个小湖泊内进行实地考察论证。没几天这些专家便拿出了具体的意见,建议他养殖哪些品种的水产。而王小二顺水推舟将这些专家聘请为他的技术顾问,由他们帮着成立了一直技术相当过硬的水产养殖技术团队。因为他目前已经建立起了营销的网络,所以水产的销路自然无需发愁。等到第二年的四月份,他的头一批水产品就上市了,结果很快抢购一空。接着他在那些水产专家的指导下,又在自家承包的五个小湖泊中投放了其它几种水产品,很快便也又获得了成功。这样一搞也就半年多点儿的时间,他借银行的那二千万贷款就被他还掉了一大半。

而他那个在邻县做县高官的大哥,见他这个弟弟把自己的生意做得如此风生水起,就让他去帮着在邻县扶持几个典型样板出来。如此他这位当县高官的大哥,也就能跟着王小二分享下他发展的红利了。王小二见大哥对他很有信心,便痛快答应了下来。他先去邻县做了一通调查后,确定了几个有一定文化知识,头脑很是灵光的人,让他大哥尽力扶持这些人。而他则带着这些人有的搞旅游服务项目,有的做电商,有的搞水产养殖的。没用多久,在他的用心辅导下,这些人的生意也都做得有了很大的起色。邻县的其他领导见他分文不取,心里很是过意不去,便问他有什么需求没有?因为这个县就挨着仙寓山,王小二便讲在仙寓山下面有几间民国时期废弃的砖瓦房,他打算承租下来翻修之后作为自己的另外一个住处。县里其他领导一听这可太容易办到了,反正那些房子早就废弃了,就很快帮着他办好了承租的相关协议。为了不给自己当县高官的大哥找麻烦,王小二则是按照当时的市场价格办理的承租。对此,邻县的其他几位领导还觉得很不好意思,认为他给的太高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