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漂流行星(1)(2 / 2)

危机当前,再没有什么好议论的。时间实在不能说是充裕,接下来的三天,整个陆战队都忙得不可开交,确定所需的装备和补给,针对爆破进行的专项训练,模拟实际操作进行演习……成舟每一天都在繁琐的准备工作中度过了。

到了第四天,他和警备队的同伴们登上登陆艇,自“冈瓦纳”号出发,驶向漂流行星。

参加这趟行动的陆战队员,包括队长在内一共一百八十八名,他们将两人一组,携带九十四枚聚变反应弹,每一枚的当量在两万到四万吨黄色炸药之间,以几何对称的方式分散布置在漂流行星各处,之后以相控阵方式引爆,获得最佳爆炸效果。

通过爆炸改变行星的轨迹并不需要如此多的聚变弹,其中留有百分之二十五的冗余,以防可能发生的意外。

为期两天的航行后,登陆艇在漂流行星表面的一处平原着陆。加兰德做着行动前最后的提醒:“都再检查一下机体的模块!各种工程应用之外,别忘了全部加载应急治疗模块,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用得上!”

舱门随即打开,第一批队员带着炸弹鱼贯而出。

成舟也在第一批的行列中,和他一组的恰好是加兰德。不消说,这自然是队长大人的有意安排。最后确认了一遍各项准备都已妥当,成舟启动了外骨骼,和加兰德一同扛起炸弹,向目标地点前进。

他们所穿的外骨骼是由无数颗粒化的纳米单元构成,虽然只有薄薄一层,只靠肉眼甚至难以从外观上分辨,保温、防辐射、态势感知、动力、供氧、体征监控种种功能却一应俱全。

这些纳米单元是模块化设计,本身没有固定的形态,在操纵者控制下进行集群化活动,通过不同的组合模式来满足各种情况下的需要。

运输、生产、太空行走、短途飞行、水下作业到战斗,除了可操控范围仅有两米左右这一小小的缺陷外,几乎没有不适用的场合。

如此神奇的装备在不用时却可以收拢至手机大小,重量也不过区区几百克,平日完全可以揣在兜里。陆战队员的战斗服上,腰间还附有专门的收纳盒,无比方便。

即使在“冈瓦纳”号上,这种纳米外骨骼也属于尖端装备,仅提供给陆战队在执行任务时使用。

不止一次,成舟曾好奇过这东西的原理。这些纳米单元的动力从何而来?结构强度如何保证?又如何有效散去运行产生的热量?这个问题自他记事起,就从来没碰到过一个能回答的人。“冈瓦纳”号上虽然携带了巨量的电子书籍,但要从中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只靠自己一个人的话,一个世纪都未必来得及。

陆战队的队员们以一百公里的时速,向着各自的目的地前进。行星的地表一片漆黑,最近的恒星也远在十光年开外,然而纳米外骨骼依然提供了完善的视觉辅助,在成舟的眼中,四周的一切都明亮清晰。尤其巧合的是,这颗行星的重力和飞船上相差无几,行动起来没有任何不适。

看来任务会很顺利,成舟如此判断,或者说,如此希望。

返回